言论

中产阶级一肚火/许国伟

政府宣布了明年要落实的燃油津贴计划了,只有特定符合资格的低收入群,能获得现金津贴。

这意味着,多数人明年开始,所添加的RON95就会跟市场价格浮动。



取消燃油津贴,用现金津贴特定群体的做法,2008年阿都拉政府就做过了,当年阿都拉政府给予的现金津贴,是2000cc以下汽车,2500cc以下四轮驱动车625令吉;250cc以下的电单车150令吉。这笔津贴以每个月计算,也比希盟政府将给每个月30令吉及12令吉的还多。

而且,当年阿都拉政府给予的受惠者,比希盟政府将给的受惠者更多。可是,当年阿都拉政府给的这笔津贴,能有效抵销油价上涨的开销吗?能有效减低人民生活因油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带来的痛苦吗?

经历当年百物应声而涨痛苦的人们,心里都有答案。

后来,国阵政府还是恢复了燃油津贴制度,稳定油价,但是物价却没一起下跌。原本整个现金津贴计划省下超过40亿令吉的津贴,是要有更多惠民措施及提升公共交通系统,但最后仿佛也是打了水漂,没什么效果。

在2014年,纳吉政府再取消燃油津贴,采自由浮动机制。于是,希盟炮轰国阵的这项措施,导致通货膨胀。



希盟在宣言承诺(7)提供燃油津贴给需要的群体,是这么说的:“巫统和国阵在2014年杪取消燃油津贴,导致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率激增至3.9%,而2016年的通膨率是2.1%。通膨造成也让人民因生活费暴涨而苦苦挣扎。”

付出最多获得最少

如今,希盟当了政府,也走上了阿都拉和纳吉政府曾走过的路,即取消燃油津贴,给现金津贴。而且,希盟领袖以前在野时,总是指责国阵不公布油价的计算方程式。如今,燃油价格要采浮动机制了,希盟是不是能公开油价的计算方程式呢?

这次宣布的燃油津贴计划,也再次让中产阶级是一肚子火。

中产阶级往往是“付出最多获得最少”的一群,而现实社会及政府政策对中产阶级也越来越不友善,努力工作勤俭持家,依然捉襟见肘,甚至入不敷出,以致他们越来越急躁,不耐。

南方朔曾在文章里提到美国中产阶级的愤怒:“中产阶级都是社会最主要的稳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遂比较个人倾向,他们不会去烦人,也不希望被政府烦。这种卑微的愿望,现在却已变得愈来愈遥远,他们愈来愈觉得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及不满,甚至开始愤怒,于是他们自称‘中产美国激进派’(Middle American Radicals),其缩写就是‘战神’(MARs)。”

政府调整燃油津贴,是应该的。政府要照顾B40,也是没错。但一次又一次的忽略中产阶级,就当真要留意中产阶级的愤怒,他们可是会一怒而覆乾坤的。

反应

 

言论

招牌问题依法处理即可/许国伟

纯中文招牌的课题,再吵下去很可能不再是法规条例和商业操作的事,而是撩拨种族情绪了。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上个星期,在社媒贴文挑起商场的清一色中文招牌,说自己彷佛身处中国。

老人家这一声质疑,已经在撩拨种族情绪。本来老人家贴文碎碎念几句就算了,偏偏吉隆坡市政厅“神助攻”来取缔违例的招牌。

虽然当局事后说明,取缔行动跟敦马言论无关;可“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更别说时间点这么巧合。

这除了让人错觉,敦马有“喊水会结冻”的影响力,也使到中文招牌课题如燎原之火,引起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同时,也让有心机的政治领袖,找到了炒作的机会。

这几年来,中国餐饮业在我国发展蓬勃,从传统菜系到新颖口味的中国餐馆,有如雨后春笋四处林立。

本来,饮食文化是不同族群其中一个最好的交流方式。但是,如果凡事从种族主义入眼,观感就不同了。

他们不看中国餐馆带动的经济消费,就只看中国资本的入侵;不看中国餐饮带来的饮食变化,就只看中文霸权的问题。

因此必须警惕,不要让政治人物炒作这种狭隘思维,在国内形成21世纪的“新黄祸”论述。

“黄祸”,是19世纪欧洲极端种族主义者,利用人们广泛对黄种人(中囯人)的焦虑与恐惧,极力扩大渲染后制造的“假想敌”,来牟取政治目的。

如今不只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国盟的伊党和土团领袖更是落力炒作清一色中文招牌课题。

这不只是为了本身政治利益,或许国盟也想借这个课题,转移内部为争潜在首相人选的矛盾。

其实,清一色中文招牌的问题,不需折腾闹到这么大的,因为原本就可以依据法规处理。

隆市政厅已经说明,所有商店必须遵守1982年广告法令(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的规定,所有招牌必须使用国文,也能使用任何语文,但国文文字必须处于显眼位置,字体必须大过其他语文。

隆市厅可低调处理

这风头火势下,隆市政厅可以低调地先通知招牌不符规定的商家,在一定期限内更改招牌,降低课题热度和冲击。

结果,执法单位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的取缔,真是白送子弹给政客,给政客再炒作的机会。

这样的“神助攻”,还是免了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