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美关系能否“兔”飞猛进?/陈文坪

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癸卯年新春佳节期间,就传出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将访问台湾的计划报道。

这一消息,对中国人民来说,肯定产生错愕。是因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于2月访华与中方高层会谈。这时传出麦卡锡计划访台,不就是在“打”布林肯的嘴巴吗?

日前,路透社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unchbowl News的消息报道,五角大楼正在为麦卡锡的出访行程进行初期规划,包含可能会在今年稍后访台的行程。

第118届美国国会于2023年1月3日正式展开议期。不过,会期一开始就面临众议院议长选举结果难产的情况。共和党领袖麦卡锡面临来自党内超级保守派议员的坚决反对,虽然共和党拥有多数席位,却迟迟无法取得议长宝座所需的过半票数。国会经过5天15轮的投票,在众议院434名到场议员中6人投“出席票”后,麦卡锡获得其余428张选票中216张全部来自共和党的选票,才“勉强”得票过半当选议长。

从麦卡锡在国会破百多年纪录须15轮投票才能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的过程来看,他是一位受争议的人物。即使在党内,也无法获得自己同僚的全力支持。

麦卡锡(58岁)是一位美国共和党籍的政治家,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20国会选区的众议员,曾任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他曾在2022年中期选举时称,若当选众议长,将组建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关注并且反击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影响。他的这一计划,也获得民主党的强力支持。

去年8月,民主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麦卡锡也公开给予佩洛西支持,并表示若他当选为众议院议长,也会访问台湾。

拜登“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现在已当选众议院议长的麦卡锡,对其政见的兑现,是不会改变的,更何况麦卡锡属于共和党党派的人。当拜登政府都“无力”阻止同属自己民主党党派前众议长佩洛西访台时,拜登更加“无能为力”要求麦卡锡不要到台湾去的理由。更何况美国国会的运作是独立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支配。

去年8月,佩洛西访台后,引发中美关系陷入低潮。中美在两国元首于去年11月峇厘岛会面后关系稍微缓解。两国也同意稍后由高级别层次人士进一步跟进两国元首会谈精神而举行实质会谈内容。

美国政府已宣布国务卿布林肯将在2月份访问中国与中方高层进一步协商。但此时却爆出麦卡锡将访台计划,一些政客实在是不让中美关系获得改善。

这也多少说明,美国想利用这一消息与中方谈判,来换取更多利益。

这也符合美国一贯做法,“以台制华”的方略。从中捞取两边的好处,把利益最大化。

以麦卡锡的参选美国众议长的过程来看,他不但“厚脸皮”,也是不服输的一位众议员。会坚持下去,从不轻言放弃,直至取得胜利。

换句话说,他若要访台,拜登也阻止不了他的计划。他会不懈努力,直到任务完成。这样的话,美国五角大楼只能提前拟定一套行动计划来保护麦卡锡一行出行顺利。

中方如何应对麦卡锡访台?这不但是政治问题,也是军事问题,更是外交问题。

有了上次佩洛西访台的应对经验后,相信中方会更加以娴熟的手段、睿智的说词、果断的措施,在外交、军事、经济上给予美方有力的“制约”。也让国际社会清楚知道,谁才是台海和平“麻烦制造者”?谁才是台海稳定“破坏者”?

中方须拟方略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访台的消息,虽没有获得官方的证实,但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unchbowl News的报道相信有一定的可靠性。

至于何时访台?已经不重要或不是重点。中方能否阻止他访台才是问题的关键。或者,若麦卡锡成行的话,如何将损害降到最低?这才是中方须及早因应与拟定的大方略。

2023癸卯年开春之际,中美关系能否来个“兔”飞猛进?应难以做到。如能保持循序渐进的方式,已算是扬眉“兔”气了。

视频推荐:

反应

 

灼见

各界谴责教堂伤人事件/陈文坪

宗教和谐,是国家、社会、社区安宁的重要一环。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领导人都不时向人民提醒宗教和谐的重要性;更重要一点是各宗教之间的彼此来往,以增强互信,及相互了解。

11月9日傍晚约6时,狮城宗教场所发生一起不幸事件。武吉知马圣若瑟堂(St Joseph's Church)举行儿童弥撒时,57岁的本堂神父李光兴被刺伤。一位37岁男子过后被捕。

事件发生后,震惊狮城各界。最主要是伤人事件发生在神圣的宗教场所,而且还是在弥撒中。

媒体报道后,各界都纷纷加以谴责,并呼吁信众保持冷静。警方也在当晚召开记者会说明案件细节及从干案男子身上搜到多件凶器,让人们了解整个事件过程,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在深夜发声明,对当天傍晚李光兴神父在弥撒期间遭刺伤事故表示十分不安,并促请公众在这个困难时期给予天主教徒支持。宗教联谊会文告说:“我们向来展现宗教间的同情和社会凝聚力,现在更是如此。让我们保持冷静,在爱与团结中携手同行。”

各宗教组织也纷纷发文告谴责这起伤人事件。如新加坡锡克教咨询理事会、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佛教总会、全真教化协会、回教理事会、印度教基金管理局、印度教咨询委员会等都各发表公开信强烈谴责这起暴力行为。体现了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黄循财总理、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唐振辉等政要也在社媒发文谴责,并呼吁人们保持冷静和团结,以新加坡人的和谐与坚韧精神为彼此提供支持。

回顾过去,新加坡不时举行跨宗教对话与活动,让彼此间增强互信与了解。每当国家、社会遭遇一些灾害、困难时,各宗教团体都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各宗教领袖也会同台,为发生不幸的事件一起为社稷消灾、祈福,来安定民心。

如2020年10月,Covid-19疫情下,新加坡天主教会大力推动各宗教团体和平共处与合作,致力于为和平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去年10月,以巴冲突越演越烈,本地百位宗教领袖和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会员举行跨种族祈祷会,大家齐聚一堂,为受影响民众祈祷希望带来安全与和平。

共同维护种族和谐

更早前,新加坡某中学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本地各大宗教领袖也一道为这起事件举行特别祷告仪式,为新加坡的安定与所有学生的安全祝祷。反映了狮城社会的团结、包容与和谐精神。

狮城教堂发生伤人袭击事件后,各社群、宗教领袖纷纷谴责暴力袭击,呼吁民众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多元种族的和谐相处,人民和睦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更是互信的基础。

东南亚国家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各族群、宗教互相来往,互相认识、相信彼此是长期的任务。

一旦当地发生什么袭击的不幸事件,至少能缓和所引发的种族和宗教的紧张情绪。因此,跨族群、跨宗教对话等活动,在民间团体必须持续不断进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