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保卫华小 维护“多元教育”/王介英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受尽屈辱、历尽苦难的历史。迈入现代史阶段的初期,依然战乱频仍,日军侵华后是国共内战,人民颠沛流离,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见不到雨过天青的曙光,更不要说追英赶美了。在抗日战争最危险的时候,《黄河颂》的保家卫国呼声,响遍东方这个文明古国的大地:“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大马的华教一直以来在风雨飘摇、荆棘满途的坎坷道路上前进。成立独大的努力受挫之后,是茅草行动、华小师资短缺、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最后一里路无法走完等等。最大的潜在危机是有人念念不忘想要使华小变质,要实施“单元教育”政策,因此马华发出要“与华小共存亡”的誓言,华教工作者更唱出:“保卫华小,保卫独中,保卫多元教育……”的“华教颂”。



华教最后堡垒不容沦陷

华小是独中、华中学生来源的活水源头,也是华教的最后堡垒,不容沦陷。因此,华教团体、乡团、工商组织、华基政党以及全体华人团结一致,并肩作战,不惜任何代价要捍卫最后的这一道防线。

华小办得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华小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一批接一批,成千上万通晓三语、精忠报国、品学兼优的人才,在政经文教各领域里表现特出,有口皆碑,也是铁一般的事实。这促使许多开明而有远见的非华裔家长,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华小接受启蒙教育,据统计这些非华裔子弟占华小总人数的大约18%。可是一些居心不良者,找借口要使华小变质,以走完他们实现“单元教育体制”的“最后一里路”,妄顾宪法保障各族人民有学习自己母语、使用自己母语的这项权利。还有人误信华小学生马来文差劲的谣言,硬要华小采用国小的马来文课本,以提高马来文水准。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际的一种工具,掌握语言文字、使用这种沟通工具,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历程,急不来,若强硬实施只会弄巧反拙。从政者要有照顾各族人民子弟的“良心”,制订政策的官员也要有依据“教学原理”的专业精神。国小巫裔子弟自小就通过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掌握了马来口语与词汇,但华裔、印裔、卡达山裔、依班裔的子弟一切从零开始,起跑点相差太远了。怎能要求大家在“小学阶段”,就拥有同一水平的马来语、马来文的造诣?何不实事求是,把这项要求延后到中五?



更令笔者遗憾的是一些华小的华裔家长与“华校家长组织”,对华小当局样样看不顺眼,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满肚子气愤,满腔苦水,连利惠学子的收费电脑班、益智技艺活动,年度班级照片、作业簿也嫌贵,大发雷霆,说三道四。对此,笔者建议校方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家长如果不同意收费数额,可以选择不参与、不买。如果还不满意,那就让他们转校好了!

当你听到有人在你家门口叫嚣:“谁胆敢承认统考文凭,我们将宣布开战,斗个没完没了!谁敢将马来文地位,与其他种族的语文地位划上等号,须先跨过我们的尸体”之时,你自家屋内却传出“专挑华小毛病”的刺耳找碴声,你的反应是“反感”呢?还是“摇头”?

(作者为马大中文系前讲师、拉曼大学中文系前助理教授)

反应

 

雪隆

林立迎10万拨增江中区2华小

(吉隆坡27日讯)甲洞行动党国会议员林立迎拜访增江中区一校和二校,移交10万令吉拨款,作为学校的日常运作及相关经费。

林立迎在拨款移交仪式上指出,尽管政府每年为全国各源流学校提供拨款,但事实证明,这些资金仍无法完全满足学校的需求。

目前甲洞国会选区内共有6所华文小学,这些学校在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

林立迎承诺,未来将继续与地方华文小学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学校在教学与运作方面的具体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提供支持。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