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关注教育领域的“去平等化”/南洋社论

最近台湾著名作家吴淡如提及台湾教育“去中国化”的后果,导致现在台湾的国中生连孙中山是谁都不知道,甚至对于台湾本身的历史都不太清楚,许多小朋友以为日据时期之前,就是荷兰时期,再往前直接跳到石器时代,令她傻眼。

吴淡如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一些台湾绿营的支持者也大肆攻击吴淡如。不过也有较为中肯的台湾网友认为,国中生懂不懂孙中山和岳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思考及判断的能力,这点更加重要。

这个观点似乎也很有理,因为如果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及判断的能力,在目前资讯科技及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要了解孙中山或岳飞是谁,“弹指之间”就能搜索到这些资料。只要学生拥有逻辑思考及独立判断的思维技能,再怎麽“去中国化”或“去历史化”,也不容易被当局“洗脑”。

众所周知,教育真正的目标,除了灌输知识、培养人格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技能或思考能力。这才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令人担忧的是,高阶段思维技能正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

赛城大学教育系客座教授拉坚德兰日前在“重塑国家教育之路”的线上论坛上指出,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大马学生无法掌控高阶思维技能(HOTS),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中,大马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水平也低于国际水平。

他说,虽然我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但中学的入学率只有87.6%。这与2013至2025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设定的100%目标存有差距。

这些数据在目前冠病疫情底下,未来可能更加严重。在行动管控令期间,学校暂停实体课,只能让学生上网课。而我国不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导致许多沙巴、砂拉越及西马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无法参与网课。

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国至少有20%的贫困学生家里没有网络设施及手机或电脑等设备,无法参与网课。而政府虽然提供15万台笔记本电脑给贫困学生,然而却因为某些“人为的因素”,无法平均分配给各源流学校真正需要的弱势学生。

教育部如果不设法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教育领域将会出现“阶级不平等”的情况,一些贫困学生或偏远乡区的学生,将被剥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相较于台湾教育的“去中国化”或“去历史化”,我国教育领域目前面对的“去平等化”更加严重!

反应

 

要闻

GISB案获救孩童 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吉隆坡27日讯)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披露,从GISB控股旗下福利之家被救出,并被安顿到庇护中心的孩子已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他说,为协助这些受影响的儿童免受长期影响,政府已提供涵盖多个层面的改造计划,并通过社会福利局持续监督他们的身心灵健康。

“相关的改造计划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国家认同、技能培训,以及宗教课程等。”

祖基菲里是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上回答诚信党莎阿南国会议员阿兹里的提问时,如是指出。

他说,政府急需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以便为相关儿童提供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氛围。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