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内蒙抗争,事缓则圆/一愚

甲子年的中国,波折连连。

近来,内蒙古因沿用民族语的小学,除了蒙古语一科之外,其它课程的教学语,由蒙古语改为普通话。

这项变动引发轩然大波,蒙族家长从学校将孩子带回,部分蒙族老师罢课等等。然后,蒙古国公开声援内蒙抗争,让事情更加复杂。

由于汉人大量移居,内蒙的蒙古人早已是实质少数。内蒙的小学,也大多使用普通话授课,与其它地区无异。

换句话说,这次更动民族语小学的教学语,只影响蒙人聚集的地区,大多是牧场、草原,就内蒙整体来说,的确是少数人的抗争。

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倡议民族自决,并将少数民族的权益写入宪法,尤其内蒙最为落实。

事先未与蒙人商议

如今官方未修改宪法、相关法令也未与蒙人商议,却以一纸命令就改变国家对蒙人的承诺,难怪蒙人群情激愤。

蒙人将这项政策视为同化的一部分,认为官方企图消灭蒙人的民族、文化,誓言捍卫“成吉思汗的语言”,以及蒙人的民族认同。

以往,内蒙与蒙古国时有龃龉,关系未必融洽。且北元灭亡后,由于蒙古族各部族长年不合,以致未再建立统合蒙古人的政权。

内蒙至今使用蒙文,而蒙古国原以俄文字母书写,两地蒙人虽语同音,却无法书同文。

去年,蒙古国宣布逐步废除俄文字母,改用蒙文书写。消息传出,中国学者曾大力赞赏,日后蒙古人将“书同文,语同音”,认为有助于中国在中亚推动一带一路。且蒙古国放弃俄文字母,意味着在语言、文化认同内蒙,内蒙本可借机成为蒙人文化的中心。

两相对照,如今中国骤然变更内蒙民族语小学的教学语,着实让人不解。激烈抗争之后,万一蒙人的民族认同转向蒙古国,可就麻烦了。

不应制造更多困扰

尽管蒙古国国力不振,但其背后有老大哥俄罗斯撑腰,内蒙未来的发展有待观察。

本地华人向来捍卫母语教育不遗余力,照理应声援内蒙古母语教育。然而,内蒙毕竟太过遥远陌生,少人闻问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若有人以为内蒙抗争是污蔑中国,因而义愤填膺,其实大可不必,实事求是比较好。

内蒙的族群关系颇为融洽,原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典范。倘若在其它少数民族自治区推广内蒙经验,说不定可缓和中央与部分少数民族的紧张关系。

再说,蒙人一般多能掌握普通话,与汉人沟通不成问题,中国官方确实不宜强制内蒙的民族语小学变更教学语。

无论如何,事缓则圆,中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没必要制造更多困扰。

反应

 

全球大抗疫

“见一个抓一个” 内蒙额济纳旗禁足防疫

(北京28日讯)中国爆发的新一轮冠病疫情持续蔓延,目前在陕西、内蒙古、宁夏和首都北京等11个省级地区都发现了感染病例,确诊者将近200人。

中国周四新增确诊39例,本土占23例,分别为甘肃8例(张掖市4例、兰州市1例,兰州新区1例,嘉峪关市2例)、内蒙古7例(均在阿拉善盟)、北京3例、宁夏2例、黑龙江1例、山东1例、四川1例。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小城额济纳旗,疫情持续加剧,截至周四本土病例累计96例。

当地周一宣布对居民和游客实施足不出户措施,该旗代理旗委书记的代钦翌日要求公安加强巡逻,对不听劝阻擅自外出者,“见一个抓一个”。

根据已公布的病例行程轨迹,本轮疫情中,有多名病例曾有内蒙古额济纳旗“策克口岸”旅居史,包括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蒙医医院救护车司机、医生、护士等,提示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