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前朝老臣必须“砍”/林志斌

最终,国行行长丹斯里诺珊希亚还是无法获得续约,在59岁那年合约届满之际(被?)退休,可说是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

说是意料之外,这次的人事变动,事前几乎完全没有迹象,虽然面对媒体多次追问是否续约时,诺姐都优雅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但在情理之中,是因为新政府上任,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必须点一点。

股汇双差 须做些事

尤其是在马币和马股表现双双非常差劲的环境之下,新政府必须“做一些事情”,砍掉前朝遗留下来的国家机构领导人,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做法。

特别是在近期,当国行面对是否升息过激和令吉“跌跌不休”的质问时,诺姐“勤王”的频率是越来越高,而且是越来越明显。

5月28日,诺姐发表《货币政策是先发制人,而非过早决策》,在长篇解释了为何需要升息,并在文末强调:

“大马仍然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角色是确保在短期内遏制马来西亚令吉的过度波动。目前的政策重点是在价格稳定的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并通过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基本面。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一直坚定地呼吁和倡导进行结构性改革。相比短期措施或货币政策决策,这将为马来西亚令吉提供更持久的支持。”

国行不替政府背锅

这段发言用白话文解释就是,针对令吉贬值,国行主要只能避免短期货币汇率的过度波动;长期令吉贬值的问题,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解决!

所谓的结构性改革,是政府需要做的,不是国行;弦外之音,令吉长期贬值,从很久以前的1美元兑2点多令吉,到3,再到4,再到如今接近5,这个锅,国行不背!

事实上,“结构性改革”这个说法,诺姐已经多次呼吁;她任期5年内,这个呼吁,已经听在4任首相,3位财政部长耳里,但这段时间来,我们又见到哪一朝政府,真正在意于结构性改革?

回到这次的国行行长变动,对于政府而言,令吉汇率表现不佳的时候,向前朝元老开刀,可以让人民感觉有“做了些事情”;但是如何真正地改革国家经济,新政府绝不能含糊带过。

毕竟,我们不应只要求,令吉兑美元的汇率不要突破5大关;我们更应该展望,汇率重回3字头的那天。

反应

 

言论

比特币真是财富密码?/林志斌

这段时间,身边出现越来越多“比特币投资者”,原因也很简单,在历经两年低潮之后,如今的比特币已经重振雄风,挑战着10万美元大关。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骄傲地晒出收益截图;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市场,把比特币当成了人生的财富密码。但这真的是一条“包赚”的道路吗?

回看比特币的历史,这条路径是如此充满既视感。2017年年底,比特币从不到1000美元涨到接近2万美元,当时所有参与到这场盛宴的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永远不会停的狂欢。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比特币就暴跌至3000美元附近。那些追高入场的投资者,可说是血流成河。

2021年的剧情同样熟悉。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6万美元,但接下来迎来的却是大幅回调,最低跌到1万5000美元左右。这个投资战场,再一次横尸遍野。

如今,比特币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市场情绪再一次被点燃。这样的环境下,历史的教训,很容易一而再地被抛掷脑后。

当然,并不是说比特币这种价值“虚无”的加密货币不值得投资。

加密货币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内在价值,市场上还在激烈争论着。

但我以为,要进入一个投资市场,投资者往往需要提高审慎,部署好策略,而不是在市场情绪最热的时候,才一股脑地冲进去。

投资的策略本来就有很多种,这无论在比特币,还是其他资产投资都一样。能从中赚钱的,从来都不是靠一时的运气,而是依赖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操作。

长期投资者胜利

像比特币今天的高光时刻,本身就是长期投资者的胜利。在一片质疑声中,他们悄悄部署,默默持有,如今自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耐得起长期投资的寂寞,要当一个短期投资者在上涨的行情中分一杯羹也不是不行。但这类投资者能成功,靠的绝不是一时兴起、盲目冲进市场,而是拥有明确的止盈止损策略。

然而对于很多最近才出现的所谓“比特币投资者”,最容易成为“被割的韭菜”。

这些跟风投资者,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只是被市场的狂热情绪所感染,只会看涨,却忽略了下跌的风险。

而最终,这场比特币的狂欢,始终是属于那些有勇又有谋的投资者。而那些缺乏策略、只靠一腔热血冲进场的人,往往很可能再一次成为韭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