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勿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廖珮雯

首相纳吉终于解散国会,大选的气息越来越近,随着政府在本季国会相继通过选区重划报告和反假新闻法案,公民社会对政治体制、社会改革的看法逐渐出现分歧,且有走向撕裂的可能。

一群热心社会运动、社区活动的有志之士,在上届大选几乎站在同一阵线,意见相类。但现在因为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对松散的希盟起团结作用,反对党尊他为共主,使昔日秉持相同政治改革理念的一群社运人士分道扬镳。这表现在社交媒体的留言区上互不相让的言论,或在各自墙上贴文回应异意者。



此现象已持续一段时日,直到反假新闻法和选区重划报告通过,这一社群的意见相异更形激烈。当中分野在于由社会主义党为主的知识分子组成的群议社,对支持希盟、并支持以议会民主的选举方式,进行政治改革的社群,表达反对立场。

群议社认为,希盟共主马哈迪在位时的独裁手段,有违反对党在上届大选展现的政治改革理想,并将支持希盟、鼓吹投票、支持议会民主、支持选举制度一并捆绑,等同于支持希盟议员和支持前“独裁者”马哈迪。

事实上,鼓吹选民积极投票,并不代表支持独裁;又或反对国阵通过反假新闻法,不代表支持希盟领袖。

捆绑分众言论有谬误



但是,群议社很简单地将不同想法、不同意见的分众捆绑起来,直接将这些想法的人都看成是支持希盟、独裁者之流,然后以道德制高点来挞伐众人,唯独认为自己才是这个混浊世道最为清醒的知识分子。

有者认为,希盟反对党议员在国会里的不作为,间接造成上述法案被通过,不值得选民支持,因此尝试追求第三条路,以对抗现有不公不义的选举制度。

让笔者一度震惊的是,在一串友人的留言下,一名脚踏实地的网友积极分享连结,呼吁网民出来投票,理由是不投票的人数甚至比选区多数票还多;另一名友人则认为此举是支持希盟议员,让他们继续在国会不作为,只会拿着相机微笑自拍。如此捆绑的言论即是逻辑谬误,没有分清事情的本质和层次不同。

又或是因认为反假新闻法案严重侵害言论自由,而希望通过选票终结的个人,本意却被肆意揣测、扭曲为散播末日论。擅自以自我诠释的方式去扭曲他人本意,其意图有违理性知识分子所为。如果他人只是因为意见不同,而将之视为恶敌,有种“不信我就是敌人,而信我者则能得爱”之意。

陷“非我即敌”舆论批斗

笔者对于此现象是感到悲哀的。对于两方不同政见的社群,笔者都抱着敬重的态度,对于他们热心改革的热情感到敬佩。

纵观两者的言论,大家都是希望国家能有更好的未来,只是走向这个未来的方式不同。处于不同阵营的有识之士,实在不需要“非我即敌”,像文革时期那样给他人扣帽子、贴标签,用舆论批斗,用同温层来增加认同。不同阵营如果能互相支援、声援,将是一件美事。

通过选举制度、议会民主,是政治制度上的途径;通过社区议政,开创公共论述空间,赋权民众讨论公共议题,更是社区重要活动,从教育和社区着手,对民主发展有播种耕耘的作用。在笔者看来,两者都有可取之处,实在不需互相攻击,击败他人弱点,展示本身强项,此举于事无补。

必须承认,当群议社提出反独裁的论述时,受到主流大众的攻击;但这不代表可以用同样方式回击他人,这只会把原先的支持者越推越远,沦为空有理想主义却没有实践基础的空泛言论,更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反应

 

要闻

政府应保护告密者 敦马:否则无人给情报

(布城2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认为,揭发“州议员集体贪污”事件的告密者,应在2010年告密者保护法令下受到保护,否则他们就不会提供相关情报。

他今午在《赛哈密:理想主义者》新书推介礼的记者会上,受询及此事时说,“我没有跟进(沙巴州政府最近的贪腐丑闻)报道,但告密者必须受到保护,否则他们不会提供情报。”

马哈迪也指出,我国应采用两线制,以防止类似上一届大选后的政治不稳定情况再次发生。

他说,目前的政治格局以“分裂的政党”和“派系”为特点,削弱了任何单一政党组建稳定政府的能力。

“当产生分裂时,你就会变得弱小。这就是巫统目前的情况,它已经分裂出5个政党。

“巫统曾执政逾70年,但如今分裂成5个弱小的政党。当分裂成5个,支持率也会分裂,无法组成足够强大的多数议席政府,单独执政。”

他指出,第15届全国大选凸显这种分裂的危险性,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从选民处获得明确的授权。

“我们现在的政府并不是人民选择的政府。它是一个不被人民喜欢的政府。”

此外,马哈迪称对副首相兼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声指有者试图拉拢国阵退出团结政府的说法,毫不知情。

对于净选盟日前为昌明政府的表现打出“D”分数,他认为,团结政府根本无团结可言。

“我不知道有团结政府。我看见的全是分裂,根本谈不上团结。”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