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为自主研发困难重重/李慧珊

华为创办人任正非过去在一直强调华为的胜利以及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结果。近日,在任正非再次接受彭博新闻社专访时,当记者提问到面对美国的限制出口清单,华为会不会死,他的回答是:华为不会死,但是华为目前已经千疮百孔了。他也提到:“即使我们真的死了,我们是虽败犹荣,因为我们是被特朗普打死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虽然华为非常善于做修辞上的美化,但这不足以掩盖华为现在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也证明,美国对华为的围堵确实是奏效的。华为要想在险峻的环境下把贸易战“扛”下来,便不可避免地要走上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可这样的成功概率究竟有多大呢?



华为的短板

首先,在美国,互联网的科技行业的发源地是硅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在中国便没有这样的产业生态,华为是互联网科技领域的第一,也是唯一。

如果把硅谷比喻成沙漠中的一片绿洲,那华为便是沙漠里的一棵仙人掌。中国确实有其他信息技术的科技公司,包括OPPO,小米和联想(Lenovo)等等,但这些是属于二流中段产品,其质量与华为不可同日而语。

“这又有什么问题吗?”你可能会问。答案是有的,而且问题还大着呢!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分散的产业发展模式相比,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交流资讯与技术,从而达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它也是市场走向纵向分工的历史趋势。独树一帜的企业能在竞争有占有多大的优势,不免让人怀疑。



第二,信息技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有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把苹果手机来作为例子,苹果公司主要的技术在于它的作业系统,它既不负责生产芯片,也不负责组装硬体。它芯片的供货来自于英特尔,而组装的活便是包揽给了富士康。这便是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链国际化的结果。华为既要自主研发芯片,又要负责开发作业系统的理想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它并不符合信息技术革命的一般经验。

此外,如果你把所有的工作揽于一身,你便很难在所有领域都做到出类拔萃。一旦你的一个部件存在瑕疵,客户的体验便会大打折扣,从而你很容易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第三,创新的源头不仅仅是科学,其中还有文学和美学。苹果手机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依赖于乔布斯的天才创意,其很大程度是因为苹果手机符合果粉心中对于“美”的向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技术进步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模仿”。

美感是模仿不来的,华为在技术领域确实有不错的进展,但其创新的基础却是显得匮乏。

此外,鸿蒙作业系统至今还未经过市场检验,有多少商家会为了它而去开发应用程式,是华为的重点考量之一。

文章至此,你觉得华为的成功几率有多大呢?

反应

 

国际

华为推Mate 70 Mate X6 5分钟逾27万人预购

(北京26日讯)中国电信巨头华为26日下午2时30分举办Mate品牌发表会,推出旗舰手机Mate 70系列与折叠荧幕手机Mate X6。

据中国媒体“快科技”报道,Mate 70系列一开放预购,5分钟内就吸引超过27万人登记,总计预约数已超过305万人次。

根据华为官方公布资讯,Mate 70系列将包含Mate 70、Mate 70 Pro、Mate 70 Pro+与Mate 70 RS旗舰版4款机型。

Mate70系列整机效能较前代提升40%,虽然官方未正式宣布,但应该是换了新一代的处理器(麒麟9020芯片)。至于软件,Mate 70系列会提供“纯血”鸿蒙和兼容安卓的鸿蒙版本供消费者自行选择。

在西方数轮制裁的“芯片禁令”和“系统禁令”下,华为力求突破封锁、绝地重生。

Mate 70、70 Pro和70 Pro+的售价分别为人民币5499、6499、8499元起。

华为也更新了自己的大尺寸双折叠机。新登场的Mate X6沿用了前代的设计语言,同时换用了耐用性更高的全新分散式转轴架构,搭载的应该是和Mate 70一样的新款麒麟芯片。

Mate X6标准版售价1万2999元起,典藏版要价1万4999元起。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