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华文教科书与阅读素养培育/林国安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马来西亚经济监测——弯曲竹笋:强化基础能力》报告,揭示关于我国教育情况的若干调研结果,其中包括:42%我国学生经历五年级学习,仍未达到熟练的阅读能力水平,而处于社会经济弱势的学生,高达61% 未达熟练水平。

此外,我国中小学生平均在校12.5年,但学习成效仅等同在校8.9年的学生。

世界银行的调研报告是继PISA 2022阅读素养测评报告之后,再一次证实我国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不达标的情况。

教育学界应正视这一问题,并寻思对策致力发展与提高我国学生的阅读素养。

阅读是一种素养,也是学校学科阅读、理解和学习知识,发展学科能力的基础,蕴含深厚的教育意涵。

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阅读目的、兴趣与学习特性,通过文字、符号、图表等不同类型资料的读取和解读,建构意义,反思与批判思考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丰富个人的知识与思想,拓展理解力与判断力,提升运用阅读所得能力,为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奠定根基。

就学校教育场域而言,语文学科教科书是实施阅读教学、培育阅读素养的主轴。笔者从华文教科书的编写与教学使用特点,略述其对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规律和意义。

可采“群文阅读”教学

从策略上说,由于华文课程内部结构、教学方式和课时安排的特性,华文教科书的篇幅和选文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也不需要承担“海量阅读”的任务,但可以突破“量”的局限,以“质”优化阅读素养培育。

在这方面,华文教科书可以依据单元主题组织选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学生围绕某个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实践,培养比较、综合、分析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华文教科书选文要严格依循既定选文标准,每一选文要求起到学习语文的示例典范作用,而且其教学与学习要有明确“目标导向”。

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要突出课程教学目标、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让教师教学有所依据,学生学习有所定向。

其三,构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大阅读”教材体系,设置与善用“拓展阅读”,提供读书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扩展阅读面,沉淀“读书”意义。

从课文编选取向看,华文教科书不仅立足“语文本位”,还包含“跨学科文本”选文取向,提供学生多元文本阅读情境与经验。选文类型也要包含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型文本等;像学科知识短文、说明书、各式统计图、各种图表等非连续文本应该编选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资源,以指导学生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领会文本意思、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建构有意义的结论。

克服“美文教学”偏好

华文教师也要能克服“美文教学”的偏好,协助学生拓展阅读层面,养成多元文本阅读能力。

就教育价值而言,阅读贵慎思、明辨、探究;思辨是为寻求有品质的思考,探究是深度阅读理解、建构意义的关键。

教师使用教材备课,不能“以本为本”,“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是要以“学情”为依据,生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预设方案。

学生阅读文本,则要充分体现阅读自主性,探究文本信息,连贯脉络、理解意涵,辨析观点、反思批判,实现文本阅读的理解历程和意义建构,形成真正意义的阅读素养。

反应

 

文教

逾300人参与培训 “如何写满分范文”

(八打灵再也1日讯)第一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陈含黎老师近日成功举办了“如何写好一篇满分范文”全国华文教师培训课,吸引了全国300多位教师踊跃参加。

陈含黎以35年教学经验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传授如何撰写满分范文,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和思考能力。

陈含黎在“解锁作文力9”强调,只有教师先写“下水文”,才能预见学生可能面对的写作难点,进而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更能在学生遇到瓶颈时,以同理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陈含黎指出,一篇优秀的范文应具备三个核心要素生命力、力量和避雷。她亲身示范,展示如何撰写满分范文,以激发学生创作出百花齐放的作文。

在过去一年中,陈含黎成功指导66名学生在世界作文比赛中获奖,充分证明了她教学法的有效性。

她对连续9个月风雨不改参加课程的老师们表示高度赞赏,并诚邀全国华文教师踊跃报名参加"第10场解锁作文力教师培训班"。

该培训班自2024年1月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7点半通过Zoom平台免费授课,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9场。欲知详情,请联系小作家教室:012-708 3372。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