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喜来登行动另类总结/冯振豪

牵动马来西亚政局的2·23喜来登行动已落幕,尽管“被在野”的希望联盟终究不服输,但无力回天是希盟和敦马哈迪医生都肯定的事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喜来登行动做个总结,笔者试以四个角度端出一些新看法。

第一,华社对马哈迪的热议。



2月23日土团党召开特别会议,到3月1日慕尤丁任相,不管是社交媒体抑或传统纸媒,都充斥着马哈迪的资讯,大众纷纷揣摩敦马的一言一行的政治信息,惟在讨论敦马这个点上却与以往不同。

从报章评论看,初出茅庐的评论人多以客观面评析敦马,以事发的时事推估后面进展。而社论界老手们则较倾向用主观解构,借敦马的从政经验表达看法。

当然,舆论并无黑白对错,可是对马哈迪热论足以说明,以往华社舆论对时事课题的一边倒声浪已逐渐岔开,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毕竟声音越多,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想法就越丰富,难道这不就是多元社会的展现吗?

只有政治人物过招

第二,健康的国家。



在为时一周的动荡中,社会秩序是何等安宁。这与许多曾有政变经历的国家完全不同。就东南亚邻国来看,逢泰国政变必会出现军人干政,逢印尼大选必会引起族群的冲突,反看大马却“很不寻常”,只有政治人物互相过招,公家单位正常运作,军队、警察、反贪会、法院、卫生局坚守岗位,这要归功我国文人从政的传统,以及王室扮演的调停角色,和5·09后希盟诸多拔乱反正的制度化改革。

第三,对新政府看法的两极化。

显然非马来社会对喜来登行动不是痛斥就是狠酸,认为这种中途上车的政权不道德,其一是未经过大多数选民的选票委托就上台,其二则是不寄望前朝政客的诚信与操守。

至于马来社会,大部分不是无感,就是觉得中途组织新政府并不为过,弥漫“希盟做不好就该轮别人做看看”的氛围,对前朝政客没有特别观感。如此两极化现象,凸显大马各族在文化观点、处世态度、道德信仰和政治见解的差异性,因此,尝试在特定事物上寻求共识,或许才是促成国民团结的首要。

砂独比西马政局可怕

第四,地方主义风起。

在这段期间,许多政党玩弄族群和宗教的情绪来带风向,且不论传统牌的巫统和伊党,笔者发现另一极端势力正腾起:砂盟。

执政权悬峙时,砂盟立场多次摇摆不定,开始说挺马,那边传出与安华协商的风声,结果却转向投慕,而唯一不变的论断是拒绝民主行动党,砂首长阿邦佐哈里以林冠英任财长期间的砂州3年破产论为由,坚拒砂火箭罢州选的橄榄枝,指责行动党歧视砂拉越人。先不说动机,就砂盟领袖言出抗拒西马及砂人为先的论调,让大部分砂人都肯定砂盟的导向,甚至在社媒出现砂独的声音。政府务必正视东马在争取自主性问题,设法遏制地方主义的蔓延。

比起西马政局,砂独或更为可怕,地方主义一旦失火的后果,就是国家被肢解。

反应

 

要闻

政府应保护告密者 敦马:否则无人给情报

(布城2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认为,揭发“州议员集体贪污”事件的告密者,应在2010年告密者保护法令下受到保护,否则他们就不会提供相关情报。

他今午在《赛哈密:理想主义者》新书推介礼的记者会上,受询及此事时说,“我没有跟进(沙巴州政府最近的贪腐丑闻)报道,但告密者必须受到保护,否则他们不会提供情报。”

马哈迪也指出,我国应采用两线制,以防止类似上一届大选后的政治不稳定情况再次发生。

他说,目前的政治格局以“分裂的政党”和“派系”为特点,削弱了任何单一政党组建稳定政府的能力。

“当产生分裂时,你就会变得弱小。这就是巫统目前的情况,它已经分裂出5个政党。

“巫统曾执政逾70年,但如今分裂成5个弱小的政党。当分裂成5个,支持率也会分裂,无法组成足够强大的多数议席政府,单独执政。”

他指出,第15届全国大选凸显这种分裂的危险性,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从选民处获得明确的授权。

“我们现在的政府并不是人民选择的政府。它是一个不被人民喜欢的政府。”

此外,马哈迪称对副首相兼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声指有者试图拉拢国阵退出团结政府的说法,毫不知情。

对于净选盟日前为昌明政府的表现打出“D”分数,他认为,团结政府根本无团结可言。

“我不知道有团结政府。我看见的全是分裂,根本谈不上团结。”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