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不签3年紧箍咒/许国伟
随着国盟拒绝团结政府的国会议员选区拨款备忘录草案,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也公开备忘录的条件内容。
国盟表明是基于4个原因拒绝备忘录,包括违反联邦宪法、文化价值、道德和宗教。
乍看之下,这是极严重的指控。
相信这也迫使团结政府必要公开草案内容,由民众评估其中的条件,是否符合国盟的指控。
团结政府在备忘录里提出的条件,是打着要团结和谐的旗号,一派冠冕堂皇,这包括:
“在野党国会议员扮演好制衡角色,提供可行的替代政策,同时促进国民团结。
“在野党议员还必须避免煽动仇恨、歧视或暴力,且应以宽容的态度行事。
“每个人基本人权和自由都必须获得维护,不论其种族、宗教、语言或文化。
“在野党议员有必要谴责针对君主机构和马来统治者的仇恨言论和煽动行为。”
就这几项要求包括申报财产,对一些民众来说,是很正常不过的条件。
为什么国盟会认为“违反联邦宪法、文化价值、道德和宗教”?或许,对国盟来说,有一些条件形同紧箍圈,这才是令他们担忧和抗拒的。
国盟领袖常说重话引争议
翻开过去课题战,国盟主打的种族和宗教课题,在双方的骂战中很容易升温,国盟领袖也常常说了重话,引起争议。
于是,团结政府领袖最常批评国盟的,就是他们涉及煽动仇恨、歧视或暴力。
一旦国盟为了选区拨款接受了备忘录,在日后的课题战中,他们极大可能就先处于下风,绑手绑脚。
因为不论国盟到底有无涉及煽动仇恨、歧视或暴力;团结政府领袖只要先祭出这顶大帽子,直接扣下来就让民众形成先入为主印象,就是国盟违反了备忘录。
这还真应了一句俗话,“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再来,签了这份备忘录,就只能守本份做好在野党角色,直到第15届国会解散或2027年12月19日届满为止。
虽然基于政治现实,国盟想要再来一场喜来登事变是极为不容易;但只要签了备忘录,就连想再画大饼给支持者,告让他们国盟有机会推翻团结政府都不行了。
这一来,人心可能也涣散了。
毕竟,签了备忘录就等于戴上3年紧箍圈,这才是国盟最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