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逸的马来西亚/林志斌

最近和一位来自香港的环境、社会与监管(ESG)专才交流,他不客气地说,我国的ESG意识,和香港,以及很多地方比起来,有着至少8到10年的差距。从政府到企业,到投资者再到平民百姓,若我们不再奋起直追,这样的差距,正在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在这当中,好几个议题,我想是向来过得过于安逸的马来西亚子民,一直都缺乏关注的。

至少在过去30多年较为世界和平的年代,我们在政府大量补贴下,已经距离全球“市价”越来越遥远。

便宜的粮食、能源和水源,在马来西亚人眼里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情,让我们失去了切身理解这些事务是多么珍贵的机会,也一而再地疏远了ESG。

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专栏中提及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两个星期之前,我就谈过了,马来西亚作为一个粮食净入口国,在逐渐紧绷的全球贸易环境里,是承受着日益升高的风险的。

粮食要求越来越多

对于马来西亚人来说,“粮食不足”、“饥荒”等,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字眼。可当听说我国粮食贸易逆差一再扩大,国人最常见的主食白米的自给自足率仅60%出头时,这位ESG专才露出的,可是个非常震惊的表情。

他说,全球人口越来越多,粮食要求越来越多,但农业一直是全世界最缺乏投资的领域,农耕面积越来越少。再不重视这个问题,危机那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马来西亚人的安逸,也体现在我们对能源和对水源的使用和不理解上。

早前就看到一位北欧生活的朋友在脸书分享道,那里存在着限制能源使用的政策,在不同的时段用电,是有着完全不同收费的。

所以要省电费,人们需要清楚理解各种电器的耗能情况,在高电费时段避免使用一些高耗能的非必需电器,而热水器、吹风筒这些“吸电怪兽”,只能等到低电费时段才使用。

而在我国,“能源消耗”这个词,似乎只是物理课本上一个“与我无关”的词汇。我们有便宜的石油便宜的天然气便宜的电费,就连家里开灶时,我们关心的也只是哪种灶具煮出来的食物更有“锅气”,没人会关心哪种烹饪方式是更为节省能源的。

珍贵资源节省用水

水源方面,相信大家从小就被告知,水是地球上珍贵的资源;然而“节省用水”这个概念,同样也只是流于课本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实践。低廉到可以算是贱价的水费,让马来西亚人完全丧失了对干净水源的珍惜态度。

结果今年难得涨了水费,才把好多人浪费水资源的陋习给曝露出来。

更糟糕的是,还有政治人物还是抱持着,水费应该继续由政府机构大量补贴,而不是由人民为自己所使用和所浪费的每一滴珍贵水源负责任的想法。这样的政治人物,可说是实实在在地破坏着我国的健康永续发展。

反应

 

言论

比特币真是财富密码?/林志斌

这段时间,身边出现越来越多“比特币投资者”,原因也很简单,在历经两年低潮之后,如今的比特币已经重振雄风,挑战着10万美元大关。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骄傲地晒出收益截图;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市场,把比特币当成了人生的财富密码。但这真的是一条“包赚”的道路吗?

回看比特币的历史,这条路径是如此充满既视感。2017年年底,比特币从不到1000美元涨到接近2万美元,当时所有参与到这场盛宴的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永远不会停的狂欢。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比特币就暴跌至3000美元附近。那些追高入场的投资者,可说是血流成河。

2021年的剧情同样熟悉。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6万美元,但接下来迎来的却是大幅回调,最低跌到1万5000美元左右。这个投资战场,再一次横尸遍野。

如今,比特币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市场情绪再一次被点燃。这样的环境下,历史的教训,很容易一而再地被抛掷脑后。

当然,并不是说比特币这种价值“虚无”的加密货币不值得投资。

加密货币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内在价值,市场上还在激烈争论着。

但我以为,要进入一个投资市场,投资者往往需要提高审慎,部署好策略,而不是在市场情绪最热的时候,才一股脑地冲进去。

投资的策略本来就有很多种,这无论在比特币,还是其他资产投资都一样。能从中赚钱的,从来都不是靠一时的运气,而是依赖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操作。

长期投资者胜利

像比特币今天的高光时刻,本身就是长期投资者的胜利。在一片质疑声中,他们悄悄部署,默默持有,如今自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耐得起长期投资的寂寞,要当一个短期投资者在上涨的行情中分一杯羹也不是不行。但这类投资者能成功,靠的绝不是一时兴起、盲目冲进市场,而是拥有明确的止盈止损策略。

然而对于很多最近才出现的所谓“比特币投资者”,最容易成为“被割的韭菜”。

这些跟风投资者,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只是被市场的狂热情绪所感染,只会看涨,却忽略了下跌的风险。

而最终,这场比特币的狂欢,始终是属于那些有勇又有谋的投资者。而那些缺乏策略、只靠一腔热血冲进场的人,往往很可能再一次成为韭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