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工作等于偷懒?/郭碧融
根据盖洛普(Gallup)公佈的最新全球工作环境报告调查指出,自从 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后,有45%的工作者表示生活深受疫情影响。
不仅如此,全球工作者的压力更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疫情导致的国界关闭、在家上班的趋势与失业,造成43%的工作者感到压力。
过去一年来,疫情导致我国的许多行业遭受巨大冲击,除了服务业如旅游、航空、酒店、餐厅等面临倒闭的命运,大部分继续营业的公司也被迫改变作业方式,其中较显著的转变是让员工居家办公。
须掌握数位工具
对许多上司与员工而言,居家工作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模式,除了须要调整工作方式,让自己尽快掌握数位工具,以便能在远距工作的情况下确保公司运作不受干扰,另外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哈佛商学院教授蒂塞达尔.尼利(Tsedal Neeley)就指出,许多公司误以为远距工作的障碍是操作数位工具,但其实真正的挑战在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连结。
居家工作导致管理层无法当面观察员工的工作状况,即便能够利用网络应用程序与员工进行视讯会议,或通过手机私讯及谈论公事,但部分主管依然会打从心底怀疑员工是否偷懒,甚至是团队之间也会产生同样的疑虑。
在办公室工作时,管理层会用上下班的时间来界定一名员工是否勤力,即使认为某个员工办事效率不高,但由于对方准时上下班,所以也无法斥责员工偷懒。但当员工在家上班时,上司因无法直接观察到对方,也无法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对方的工作表现,以致加深彼此的信任危机。
胡思乱想的上司难免会想方设法“遥控”员工,其中是不断地致电或私讯员工,倘若员工没有即刻回复,就判定员工在家偷懒。
一些上司甚至会在下班时间或休假期间吩咐下属工作,倘若员工没有遵照指示,上司就会以“饭碗”作为威胁手段。
上司应体谅员工处境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难免感到压力重重,尤其是那些在疫情期间因托儿所关闭,在家需要兼顾工作与小孩的父母。他们除了须将工作做好,还被迫应付刻意刁难的上司,同时要照顾孩子的三餐和学业,所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因此,一名具有同理心的上司除了要求员工达到工作目标之外,也应体谅员工的处境,拟定措施照顾员工的健康与福利。
根据富达投资与非营利组织Business Group on Health,今年1月针对美国166间企业的健康与福利调查显示,发现有64%的企业对育儿提高相关支持;55%的企业提供新的带薪休假制度,让员工照顾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48%的企业提供拖育服务相关支持。
其他诸如心理健康、工作与生活平衡、财务方面也受到关注。
远距工作已经实行超过1年的时间,相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恢复办公室工作的模式,所以雇主若发现“遥控”员工并无法达致理想效果,那不妨敞开心怀,聆听员工的心声,借此协助那些面对难题的员工,如此才能留住优秀人才,协助公司在疫情结束后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