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影响大选效应的因素/许元龙

第14届大选已到,朝野政党已卯足全力展开部署与宣传,党旗、拨款、建设、座谈、宴会、握手、言欢、呛骂等等,所有能争取选票的政治伎俩倾巢而出,大选气氛弥漫着全国各地大街小巷,老百姓又开始尝到“人民是老板”的滋味了。

我国的股市、本地机构、外资及散户等,天天都盼望着股市掀起大选效应,在公牛狂奔的时机捞几桶金。早前已有一些股市专家、财经专家、分析师在预测大选所带来的效应,他们还列出那些政企公司会带头领涨或与大选有关的概念股值得关注。一些较中肯的则认为,大选效应会否莅临还得看外围因素及国内选战情势的演变。



散户多观望

前一阵子,东北亚朝鲜与美国一老一少的疯狂对呛,使市场内外人人担惊受怕,但外资与本地机构因财雄势大的在股市频密买卖,也甭置疑的捞取厚利。而散户则多采取观望,不敢做太大的冒险。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突访北京,与习近平亲如手足,接下来又要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之后更要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这可以说爆发美朝冲突的可能性已清除。焉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入口钢、铝产品荷重税,中国也不示弱的反击,导致美股动荡,亚太股市自然也没好脸色。

这一回,马股大选效应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这除了外在因素外,朝野政党的选情已白热化。虽然大家都广泛的在各个层面虚虚实实的打宣传战,但从在朝者不断的展开银弹攻势,可觉察到选情的激烈不得不出此贴心手段。



马股大选效应大势已去,外资与本地机构及散户是否能在动荡的高风险期拿捏得宜,就得看各自的造化了。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捞底“捞到半山腰”?/陈泽荃

股市里,“捞底”听起来总是很诱人,毕竟谁不想在最低点买入,等着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赚得盆满钵满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在捞底的路上,等待和煎熬是家常便饭。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在认为的“底部”买入后,股票继续跌跌不休,最终从捞底变成了“抄在半山腰”。

在股市多年,亲眼见证过一些逆向思考捞底而赚进斗金的投资者,也目睹了捞底到对股市完全绝望失去信心的人。

捞底是一门学问。股市变化无常,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有再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判断市场的最低点在哪儿。

因此,捞底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投资策略,它更适合有资金、有耐心、懂得分析、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底”的不同面貌

在股市中,“底”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捞底者的要求也不同:

1. 技术性底部:

通过技术分析寻找支撑点,判断股价可能即将反弹。

2. 价值底部:

另基于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3. 市场底部:

整个市场因为大规模抛售而暴跌时,也有人尝试在整体市场低迷时捞底。但这需要有非常强的逆向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恐慌氛围中买入非常考验信念。

策略与底气

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以下几点:

1.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捞底并非赌博,而是科学的决策过程。公司业绩稳健吗?跌势是因为行业周期性问题,还是公司监管出了问题?未来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贸然捞底只会增加风险。

2. 资金管理和分批建仓:

股市中,分批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手段。一次性“全押”(all in)不仅心理压力大,还容易因为时机错误而错失修正的机会。

此外,捞底时还需要明确计划:这次出手是为了短期反弹还是长期持有?在达到目标时,能否果断卖出?

3. 情绪管理: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当股价下跌时,听到市场的“便宜”论调,很多人会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冲动买入。

但理性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当前价位是否真的合理?公司未来是否有回升的潜力?

4. 明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

捞底之前要问自己: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如果市场反转,我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这种自问能帮助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在情绪中迷失方向。

5. 注重现金流管理:

在股市动荡时,留有足够的现金是一种保障。一旦捞底失败,投资者仍然有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或等待下一个机会。

挑战自我认知

捞底不容易,它不仅是一种投资技巧,更是一种对市场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它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耐心和执行力。在捞底成功时,我们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回报;而在失败时,也能学会在市场中谦逊和反思。

愿每一次出手,你捞到的都是金子,而不是沙子。毕竟,股市的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智慧和冷静的心态抓住它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