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患得患失的1200最低薪金/李慧珊

希盟政府规定,今年1月1日起,马来西亚全国57个主要城市的最低薪金将有大幅调涨至1200令吉,而除了这57个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则是维持每月1100令吉的最低薪金。

有人欢喜有人愁,这项消息对于底层民众而言无非是利好消息,但对于企业(大型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而言则不然了。对于这项举措,人力资源部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底层员工应对在城市里生活的高昂生活成本,也符合希盟要在执政的五年里达到1500令吉最低薪金的愿望。



事实上,多年以来贫富差距一直是世界各国也是马来西亚诸多问题的根源(包括种族不和谐等等),它直接导致了人们生活品质上的差异并影响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程度的感受。

根据2014年皮尤全球调查,77%的大马人一致认同富贵与贫穷的差距是大问题,而人数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贫富差距虽不总是毫无根据且万恶的,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从而改善人们的生产力(为了赚取更多而付出更多),但过大的差距往往导致社会的分裂。1200令吉,究竟有多大的魔力?

实际上,任何的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最低薪金的提升固然能够直接地增加底层民众的收入,但关于其能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却是个未知数。

加重企业经商成本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刻提高最低薪金将直接加重企业的经商成本,从这个年头人们将听到最多的话又该是“生意难做”了。



政府一方面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大幅提高薪金却是在减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或许可能是两头不到岸。调涨最低薪金的举措也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企业可不都是做慈善的,他们有极大的意愿将与日俱增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工人实际增加的剩余工资又有多少呢?

在马来西亚,绝大多数领着最低薪金的并不是政府意欲救助的本地人,而是外劳。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MEF)指出,政府提高最低薪金制的举措,保守估计将使马来西亚每年损失25亿令吉的外汇,这或许会进一步削弱令吉汇率。而真正受益于薪金调涨的大马人究竟又有多少呢?

其实,最低薪金对于国家和经济而言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它对马来西亚摆脱低工资领域也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希盟不能兑现竞选宣言中的分担更多的企业运用成本,那么至少不应该一味加重企业的负担。就减低最低薪金的而言,比起一竹竿式的提高薪金,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最低工资委员会,定期检视每一个行业应有的以及合理的最低工资,从而使得雇主与劳工之间的利益更加平衡。用力过猛或可能使得情况适得其反。

此外,政府也应该专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竞争力,那么才能自然且永久性地提高人们的工资,而不至于损害一方。

(作者为拉曼大学学院高级讲师)

反应

 

财经新闻

保障毕业生就业 专家吁设最低薪金标准

(吉隆坡26日讯)为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错配问题,专家呼吁政府设立“毕业生最低薪资政策”,以确保私人领域的薪资更加透明,并加强毕业生的就业保障。

国立大学大马包容性发展与进步研究院(Minda-UKM)特约研究员安华尔博士表示,该政策能够为私人领域的薪资监控提供明确的依据,同时也为求职者设定合理的薪资基准。

“公共领域已经建立了基于职级的清晰薪资结构,但私人界仍需为毕业生设定最低薪资标准。这样,求职者就能知道他们的最低收入有什么保障。”
安华尔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如此提到。

“如果雇主愿意提供更高的薪资,这当然是更理想的情况,但设定最低基准是有需要的。”

此前,统计局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因技能相关问题而处于就业不足状态的人数同比增长1.4%,达到195万人。

统计局首席统计师拿督斯里莫哈末乌兹尔指出,超过三分之一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人口从事的是半技能或低技能类别的工作。

提供跨学科技能培训

安华尔对此建议,大学应该为毕业生提供跨学科的技能培训,涵盖其他领域的能力。

“例如,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应接触诸如科技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