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尤丁被控后的政局/谢诗坚博士

慕尤丁
国盟兼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3月10日面对6项触犯反贪污委员会法令,以及2001年反洗黑钱、反恐怖主义融资及非法活动收益法令的控状,涉及款项达4亿2750万令吉。
这是随着其党宣传主任兼打昔牛汝莪国会议员旺赛夫于2月21日被提控两项在选择性招标计划(Jana Wibawa)索取及收贿690万令吉指控后,另一宗更大的案件。
国盟希盟斗争新起点
也是前首相的慕尤丁,针对本身被控,发文告指责这是一项政治指控,也坚决否认他滥用公款,指这是莫须有的罪名,旨在摧毁土团党。
此宗官司案也揭开了国盟与希盟斗争的新起点,从中也将反映出马来群众在这场斗争中的取向。
慕尤丁于1971年加入巫统,在党内平步青云,从副部长到柔佛州务大臣,但不善结帮立派。
在90年代,他加入拿督斯里安华的“宏愿队伍”,结果旗开得胜。
在1995年的大选,敦马哈迪医生调慕尤丁攻打国席,当选后只委他担任青体部长。正因为这一调动,已经不再是柔佛州务大臣的慕尤丁在1996年的党选中败北。
安华于1998年失去副首相兼巫统署理主席职后,慕尤丁则在党内韬光养晦。
不论是马哈迪、敦阿都拉或拿督斯里纳吉,都没有把慕尤丁列为自己人。慕尤丁凭自己的努力胜出署理主席,才在2009年受委为副首相。未想在2015年时,慕尤丁因揭开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案,被纳吉开除。
慕尤丁离开巫统后与马哈迪另组土著团结党。
当时在马哈迪看来,只要能加入他的团队,足以拉倒纳吉政府就可以了,完全不理会党的结构和组织的脆弱性,只把注意力盯在安华身上,不让他成为首相。
马哈迪却未注意到慕尤丁在党内的势力已开始坐大,在2020年来一个喜来登政变,不但推翻了马哈迪(这也是为什么马哈迪后来痛恨慕尤丁的背叛),也让安华迷失在政海中。
希盟国阵存一定风险
与此同时,在慕尤丁春风得意的时候,大权在握的他也因而被指触犯了法律,在今日成为被提控的主角。
除开官司案属司法事项我们不谈外,我们关心的是慕尤丁事件在未来的六个州选有何影响?这就涉及国盟和团结政府之间的激烈斗争了。
如果慕尤丁能成功地激起选民的情绪而投国盟一票,这个阵线就可能再上一层楼;但如果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能击退绿色浪潮而保住优势,就会稳住阵脚,否则希盟和国阵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我们不能期望慕尤丁事件会促成巫统的团结;反之马来政治会继续因派系与利益之争而出现了马来人的多党制。这就是我们今日看到了所谓“团结政府”的出现。
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过去除了巫统还是巫统,现在除了巫统还有希盟和国盟。
时代在转变,政治也因人事斗争而改变,只是斗来斗去,一个新生的马来西亚还未出现。
马斯克是基辛格第二?/谢诗坚博士
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是奇迹,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民主党的举棋不定,而且坚持派出女性总统候选人贺锦丽作为拜登的取代者,结果一败涂地。
根据美国的选举历史,第一位回锅的总统是克利夫兰。他在1885-1889年担任民主党总统,但不幸在1890年输给共和党的候选人。不过在1893年他又卷土重来,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布莱恩。在没有连续主政下,他是第二个重回白宫的总统(1893-1897)。
正因为这次特朗普强烈地希望再入白宫,也就使尽各种办法来取得胜利。无独有偶,今年美国商界竟中途插入支持特朗普的马斯克,引起各界的广泛猜测。最主要的质问是,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基辛格?
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基辛格是在1971年受美国总统尼克逊委托密访中国,探测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在获得正面的反应后,这位当时白宫顾问就用一年时间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部署,而在1972年成行,基辛格也随行其中。这件破天荒大事不但改善了中美关系,也缓和世界局势。例如中美关系因为乒乓外交而进行官方的接触和贸易往来,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交,互换大使。

马斯克(左)星期二在得州SpaceX火箭发射现场,与特朗普交谈。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的带头向中国示好,许多亲西方国家也就改变政治立场,与中国打起交道,这包括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虽然基辛格于1977年从国务卿职位引退,政治影响力逐渐缩小,但他依然是中国的好朋友。直到2023年适逢百岁逝世,总算留下改天换地的历史故事。
在基辛格之后,中国一时仍找不到第二个基辛格,直到今年马斯克加入特朗普的团队。其出手之阔绰,单单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就捐助了超过1.18亿美元。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斯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但因热爱从商,也就辍学而从事高科技的生产。1995年,他与弟弟金巴尔成立了网络软件公司Zip2,后来被康柏公司收购。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负责太空运输。2004年他创办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并在2014年提出在中国上海兴建电动车生产工厂。
在2022年马斯克以440亿美元全资收购推特(Twitter),在2023年保持其首富地位,资产高达2700亿美元。
除了拥有太空设施,能将人送往太空外,他的特斯拉电动车也大步迈进。根据2023年的记录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总产量的51.9%,达到91.7万辆,包括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销量在内。
有消息指出,马斯克的母亲现居住在中国。若真有其事,他是一位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企业家。
这位被视为亲华的大资本家不完全与特朗普思想一致,至少特朗普主张对中国进口货加征关税,马斯克是不同意的。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美国的老百姓因而增加生活的费用。
法国的《世界报》针对马斯克的立场也发表评论,指他一面提倡言论自由;另一面在中国时却将这件外衣(言论自由)收了起来。
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德布鲁门撤尔直接点名批评马斯克的言论和行动,认为他对美国的安全造成威胁(有所谓政商不两立)。
但是特朗普对马斯克的表现则大为赞赏。他形容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也当众点名马斯克是其政府内阁中的部长,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审视并精简联邦政府的预算与运营。
马斯克能成陶朱公?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寄望马斯克在高科技或航太领域中超越中国。但马斯克正在审视特朗普内阁中的鹰派所起的阻力。目前特朗普除了左右逢源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平衡两种不同思潮的冲突。
路透社在一篇新闻评论中也指出,除了马斯克外,其他大企业家如比尔盖茨也拜访了习近平主席,苹果总执行长蒂姆库克也与李强总理碰面。
以此综合美国对华政策虽不会放宽,但也不符合大企业家的商业利益。
如果说基辛格是解决战争的高手,在1974年促成日内瓦会谈,结束越南战争;而马斯克则是当代中国的陶朱公(公元前336-448年)(又名范蠡,是商界偶像,助越王勾践复国,消灭吴国)。因为他看到未来的中美是不可分割的,而且将连在一起牵动世界的走向。
马斯克正走着陶朱公的道路,他能否与特朗普长期合作?尚未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