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珍惜每一所华小/南方客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日前表示,微型学校不是华小独有的现象,全国有400多所微型华小,但微型国小的数目多达1200所,比华小多三倍。

笔者不解为何副部长要做如此比较,因为在单元化教育政策下,国小和华小所获得的待遇是有差别的。



华社之所以非常关注微型华小,这是因为要增建一所华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不管多么艰辛,华社都坚持一所华小不能少,要想方设法让华小继续操作下去。

重新开办难如登天

即使地方上已经没有学生来源,也要从外地寻找学生,就如今年新学年太平益华小学的情况。

华社心里就非常清楚,一旦华小被关闭了,要重新开办就难如登天了。

在增建华小很难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华社唯有把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搬迁到华裔人口密集区,以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这其实也在在彰显华小被政府边缘化的事实。



作为国家教育主流的国小,根本无需面对华小的困境。微型国小没有了学生来源,就自动停办,政府也会在有需要的地区拨款拨地兴建国小。

但对于华社而言,无论是争取争建或搬迁微型华小,都是非常艰辛的过程,不但必须经过长时间争取,往往还得疲于奔命的寻找校地,而且也必须自行筹款来建校,期间还要面对官员的种种人为偏差和刁难等等。

虽然困难重重,所幸华小董家教总是秉持爱护华教的精神,咬紧牙根,让华小建校可以顺利完成。

纠正教育政策偏差

因此,微型学校固然不是华小独有的现象,但微型华小所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搬迁问题,却是国家教育制度下特有的现象。对微型华小而言,越州跨县搬迁已经见怪不怪。

张盛闻曾表示,华社不应再用悲情办华文教育,才能从纯粹教育的角度来办教育,教育课题如果变成种族和民族情感的课题,问题就难以解决。

笔者认同这番见解,不过,要华教不再悲情,教育部就要付诸行动,纠正国家教育政策的偏差,不以打造国小为全民首选学校为目标,而是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例如主动拨地拨款来制度化增建华小、公平分配国家教育资源给所有的学校,这才能让华社真正感受到华小是真正受到公平对待的,日后若有微型华小因没有学生来源而关闭,抑或必须合并,就不会引起华社的大力反弹了。

反应

 

雪隆

林立迎10万拨增江中区2华小

(吉隆坡27日讯)甲洞行动党国会议员林立迎拜访增江中区一校和二校,移交10万令吉拨款,作为学校的日常运作及相关经费。

林立迎在拨款移交仪式上指出,尽管政府每年为全国各源流学校提供拨款,但事实证明,这些资金仍无法完全满足学校的需求。

目前甲洞国会选区内共有6所华文小学,这些学校在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

林立迎承诺,未来将继续与地方华文小学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学校在教学与运作方面的具体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提供支持。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