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积金,提还是不提?/李慧珊博士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肆虐,为大马经济蒙上阴影,并且造成许多企业倒闭以及雇员失业,是大马人共同面临的艰难时刻。因此,年尾的重头戏非2021年财政预算案莫属了。
民众都在期盼着2021的财政预算案能为目前的经济困境带来缓解,并采取合理的救市行动。财政预算案的各个拨款都可圈可点,有人说政府积极救市,也有人说政府胡乱派钱,但这都还只是其次。
除了观点之争以外,2021财案也免不了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而财案中最受民众关注,并与每位朋友有切身利益的便是公积金的提款政策啦!
早在3月底的时候,政府就通过i-Lestari计划允许雇员从第二账户每月提取500令吉长达一年,提款上限为6000令吉;到了2021年的财案里i-Sinar计划,这只看不见的手则是直接伸到了公积金第一账户,即从2021年1月开始,雇员可每个月从第一账户提款500令吉长达一年,提款上限同样为6000令吉。
而国阵在参与财案辩论时更是开出了惊人条件,说他们对于财案的支持是附带条件的,那就是政府必须作出修改,其中包括允许个人从公积金第一账户提领1万令吉;而由于国盟政府目前的处境使得他们难以拒绝国阵的要求,因此也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不过,甭管公积金提款政策是政治考量还是经济考量,相信落实都只是板上钉钉的事。那么问题来了,身为雇员的我们,究竟是提还是不提呢?
事与愿违的结果
说到提前提取公积金嘛,那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这看起来是为了纾困的政策,但执行起来却未必是件好事。首先,公积金局对于政府这样的决定显然是不乐意的。公积金局就此事已发出了警告,他们必须售卖资产以求套现来应付来临的提款潮,进而错失了如今趁低价进行投资的最佳时机。撇开公积金局,就个人而言,提前取钱的影响还是属于比较负面的。
由于目前市场处于大幅下跌,大量资产价格偏低,此时领取公积金就好比在亏损最大化的时候赎回,长期经济利益肯定会遭到巨大损失;而专家也提出警告,提前取钱的影响将会延伸到以后,以致雇员退休后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关于这点,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经说过:“长远效应就是一种误导,因为就长远而言,我们都已经死了。”归根究底,经济就是为人服务而存在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人们不能在关键时刻果腹饱暖,那么谈未来是毫无意义的。
疫情当前,相信许多人的理财计划都被打乱,各位朋友们有必要为自己的计划“把脉”,看看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并且对症下药。
而一般人除非到个人以及家庭面对现金流紧张的阶段,不然不要轻易地把未来养老的钱拿来花,不然到时候苦的还得是自己啊!
财政大臣提增税预算案 英国商团称半数将裁员
(伦敦25日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游说团体负责人称,工党政府增加税收的预算案发布后,英国各地公司处于“控制损失”模式中,近一半的公司计划裁员。
上个月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预算案中提出,将增加税收超过400亿英镑(约2240亿令吉),其中大部分将来自对雇主国民保险缴款的调整。
“像这种加税,绝不能再只是针对企业,”CBI的总执行长雷恩·牛顿·史密斯预计周一将在该游说组织于伦敦举行的年会上表示。
提高财政收入的预算案原本在预期之中,但加税幅度令许多公司意外。
财政大臣发布预算案后,接受CBI调查的许多企业表示,不愿投资、扩张或冒着风险招人。
回到控制损失模式
根据已发布的演讲稿摘要,雷恩·牛顿·史密斯还将表示,即使风险不严重,但这些年刚刚熬出头的公司又要回到控制损失的模式中。
约十分之六的企业对CBI称,预算案不会提高英国的投资吸引力。CBI称,这项调查是预算案公布后几天进行,共收到185份回复。
11月中旬CBI又提出更多问题,共收到266份答复。根据这项调查,48%的企业计划裁员,62%的企业表示他们会减少招聘。
雷恩·牛顿·史密斯将表示:“利润受到冲击,就会影响竞争力,进而波及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