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客眼中的马币贬值/林恩霆

2018年批评希望联盟政府,有人会反击说,难道你希望贪污滥权的国阵回来执政吗?如今,一旦批评团结政府,就会有人跳出来说,难道你要“包头党”做你的政府吗?

难道不要“包头党”做政府,我们就必须接受团结政府所有的不完美吗? 良好施政和监督政府是否变成空谈呢?

批评现有的政府,也就是过去的在野党,如今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政府,通常都会用过去他们说过的话,来揶揄和调侃他们“换了位子换了脑袋”,甚至最简单的莫过于说他们“讲一套,做一套”。

在国家银行调涨隔夜政策利率(OPR)及马币贬值的课题上,执政前的安华对时任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指手画脚,批评他是银行家思维,不懂得人民疾苦等等。

不能干预国行升息

依然记得当国家银行在2022年10月升息的时候,当时的东姑扎夫鲁就说财政部不能干预升息的决定,因为这是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所作的决定。

此话在那时候听起来很刺耳,因为财长的权限很大,至少林冠英给我们的印象是霸气十足的,他怎么能说不能干预国行升息呢?那么国行不就比制定政策的政府还要大吗?

语音刚落,改朝换代,踏入2023年,现任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及副部长沈志强竟也发表与东姑扎夫鲁7个月前一样的言论,原来还真的不可以干预国行升息,甚至连令吉贬值,政府也无能为力。

在国阵时期,一旦碰到马币贬值,就会有一些看似未尝过人间疾苦的部长就会说,马币贬值是好事,那么就会有很多外国游客涌入马来西亚,刺激旅游业。

当时还想,怎么马来西亚养了一群那么阿Q精神的部长呢?

没关系,或许只要改朝换代就好了,把这些国阵和国盟部长撤换了就好。哪知道2023年的马币一跌,就有号称自己拥有很多方程式拯救马来西亚经济的经济部长拉菲兹就说,马币贬值也大有好处,尤其是以美元交易的石油领域。

当油价越高,令吉币值相对偏低,也意味着国家将从美元交易的石油生意获得更多的收益。

的确,马币贬值也有好处,只是这个好处是否有弥补民众在生活上所承受的负担?从石油领域赚取的收益是否有转换成协助人民熬过马币贬值所带来的影响?还是马币贬值会造成我们吃不起倪可敏去年说的沙丁鱼呢,即万物高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

反应

 

言论

征富济贫要有底线/林恩霆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于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到,将取消T15收入群体获得高等教育学费补贴、RON95燃油补贴及政府医院医疗补贴。 

2025年财政预算案被视为“征富济贫”的预算案,然而政府已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向富人动刀,包括推出资本利得税及奢侈品税。不仅如此,也在今年砍掉柴油补贴,提高销售与服务税(SST)至8%。 

如今,政府再向富人征收股息税2%,甚至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地位征收范围,非基本需求食品都会被征税,这也意味着政府进一步向高薪者的口袋里拿钱,而涉及的群体不仅仅是高收入群体,还包括中产阶级。 

从富人口袋里拿钱,必须是取之有道,毫无节制地向富人抽税,只会分化大马社会。安华所认定不该获得政府补贴的群体包括社会精英分子,富人和外国人。对于外国人,不配获得政府补贴是合理的,毕竟他们没有缴税给我国政府。 

但对于那些富人或精英分子,他们依然根据内陆税收局的规定缴税,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缴税是必然的,缴交高税务也是正确的,但必须有节制而为,不能因为他们是富人,就必须为政府承担“毫无底线”的社会责任。 

富人财富非天降

富人或精英并非天降横财,很大部分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获得如今的财富或知识财富,他们的财富不是罪过。 

或许很多人认为富人是该为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但被照顾的85%群体是否完全都是应该被帮助的群体?他们已然无需缴交所得税给政府,如今在各方面都获得政府的补贴,这是否又是另类的“拐杖文化”呢? 

此外,取消T15群体的燃油补贴能省下80亿令吉,但政府为公务员调薪,每年就需要增加额外的100亿令吉行政开销,仿佛砍富人补贴就是为公务员的调薪买单。 

为公仆调薪买单

公务员人数不断增加,必定会是政府财政中快爆的气球,导致入不敷出的局面持续恶化。若不针对公务员体系加速改革的话,最终国家会被占据预算案中25%的百万公务员薪酬给拖垮。 

安华在预算案中提及的T15群体,以及大马统计局解惑的T15是家庭收入1万3480令吉或以上,都会为很多双薪或多薪家庭带来经济灾难。 

T15的收入门槛对马来西亚各个不同州属,甚至不同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层面的意义。大城市与城乡地区的生活费和屋价(房贷)有所不同,收入也有巨大的差别。

政府应善用今年初的主要数据库(PADU)数据作为重组补贴的依据,以可支配收入来设置T15的收入门槛。 

总括而言,政府应从“可支配收入”定义T15群体,而非仅仅是收入。再者,政府想要增加国家收入,也必须让全国老百姓在公平原则下协助国家增加收入,而非针对性地征税,甚至针对性地给拐杖。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