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拨款二三事/林国安

日前,我国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向国会提呈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案。各部门财政拨款数额以教育部为最,获641亿令吉(占财政拨款总额 15.23 %);这也是教育部史上所获最高额拨款,尽见政府对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意志与决心。

教育拨款属于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关键的物质资源,国家财务预算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并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只增不减,是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前提。

虽然说教育成效是滞后性的,百年树人,非“立竿见影”。但是一般国家注重的是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规避“教育浪费”。

说到教育经费的公平合理配置,是历年国家财务预算评议聚焦所在。果不其然,安华首相宣布2025年教育拨款用途包括兴建44所新中小学校,触动了华社的神经,立即提问“拟议兴建的学校是否包含华文小学?”并要求明细各源流学校的教育拨款。

盼制度化增建华小

长期以来,华社企盼制度化增建华文小学,以保障华文母语教育的永续发展。

然而,前朝国阵政府批准的“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计划”,至今仅落实1所建校和2所迁校;其余或纳入“捐资建校”项目,不由国家教育经费支持建设。

因此,华社有理由担虑,华文小学或将再度被国家教育发展项目和教育拨款所边缘化,而教育公平理念也是遥不可及的。

大凡教育投入的配置,注意向乡区、低收入家庭和学习落伍学生倾斜,以缩小不同区域、不同社经地位、不同学习状态学生之间的“教育鸿沟”。

就在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案发布翌日,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承诺,所有儿童都能从教育拨款受益,不会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我国小学生辍学人数从12万1231人增加至14万5204人(上升率近20%)。

根据有关教育学者的分析,这其中原因包括:冠病疫情肆虐,家庭经济失衡,加剧贫困,忽视子女教育;学校停课,数字鸿沟,线上学习效果不彰;教育失落,学习损失,学生厌学。

缓解疫后辍学问题

我国政府迫于调整教育投入,启动相应措施,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及其后遗症。不久前,首相安华也宣布拨款1亿令吉支援“我们的孩子”计划,以期缓解冠病疫情导致的日益严峻的中小学生辍学问题。

新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面向的是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生态,须要反思教育投入如何形塑理想的教育氛围和学校教育空间,促进学生学习和技能发展,关注整体学生的健康与福祉,致力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确保学生量和质的“一个都不能少”。

毕竟,高额的教育拨款,每一分钱都要用在正确的地方,不仅要创造教育的功能价值,整合各方资源,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多变化世界的人才。

同时高额的教育拨款也要促成教育的内在价值,革新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也要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素质,完善信息科技配备的教学使用,确保教育投入对教育成效的正面影响,避免教育的浪费。

反应

 

国际财经

财政大臣提增税预算案 英国商团称半数将裁员

(伦敦25日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游说团体负责人称,工党政府增加税收的预算案发布后,英国各地公司处于“控制损失”模式中,近一半的公司计划裁员。

上个月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预算案中提出,将增加税收超过400亿英镑(约2240亿令吉),其中大部分将来自对雇主国民保险缴款的调整。

“像这种加税,绝不能再只是针对企业,”CBI的总执行长雷恩·牛顿·史密斯预计周一将在该游说组织于伦敦举行的年会上表示。

提高财政收入的预算案原本在预期之中,但加税幅度令许多公司意外。

财政大臣发布预算案后,接受CBI调查的许多企业表示,不愿投资、扩张或冒着风险招人。

回到控制损失模式

根据已发布的演讲稿摘要,雷恩·牛顿·史密斯还将表示,即使风险不严重,但这些年刚刚熬出头的公司又要回到控制损失的模式中。

约十分之六的企业对CBI称,预算案不会提高英国的投资吸引力。CBI称,这项调查是预算案公布后几天进行,共收到185份回复。

11月中旬CBI又提出更多问题,共收到266份答复。根据这项调查,48%的企业计划裁员,62%的企业表示他们会减少招聘。

雷恩·牛顿·史密斯将表示:“利润受到冲击,就会影响竞争力,进而波及投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