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改革是你我责任/黄燕娣博士

在教育现场不时会听到教师们埋怨学生学习动机欠缺,学习意愿不强,态度恶劣。

谈到教育必须改革、课程要精简、减少考试次数和淡化应试教育时,教师需改变教学模式与心态,接受在职培训,此刻教师的怨气又更多了。

也许教师们认为,不是自己不想改变,而是校方或国家的教育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条件,例如调高教师的福利、减少授课节数和学生人数或下放教学专业自主权给教师等。

教师也埋怨学生学习意愿太弱,承受不了压力,或家长太多的不合理要求等。

当然,也有教师认为本身不是教育专家,没有资格谈教育改革,没有能力改变课程,教育改革是教育部要做的事。

小学老师把责任归咎家庭教育;中学老师埋怨小学教育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教授则认为大学生缺乏思考能力,因为应式教育所致。

少人愿迈出第一步

其实以上所提出的理由都是事实,大家也都知道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是需要改变。

但是,大家好像都只停留在抱怨、互相指责中,尽可能地把过去长久以来的问题挖掘出来,证明不是老师不肯改而是迫于无奈。

于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停留在循环中,因为愿意走出第一步改变的人不多。若要长期坚持教育的初心,走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前面,必须得穿上“全副武装”,经得起被“流弹”射中。

世界各国的教学软硬体设备,随着科技进步都在改善中。我国的教学模式有与时俱进吗?还是一本教科书握在手,学生乖乖坐在位子上 “我讲、你听”。

上科学课时进实验室的次数一年有多少次?体育和美术科有每周都上吗?测量的工具还停留在纸笔吗?考试格式以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和填充题为主吗?

对于教学的看法,家长、老师、教育部官员和专家学者都各有各的意见和坚持。

常靠经验以偏概全

每个人都在谈论教育,都认为自己最了解学生,都有一套教育理念,但却常犯以个人经验法则去套用在所有人身上的毛病,缺乏以研究证据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方案。因此,校方面对众说纷纭,无所适从,也无力应对各种献策。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所提出的智力测验常凌驾一切,成为判定一个人的价值和成功与否的标准。由于它过于片面,无形中会忽略人世间存在着不同形态的学习特质。

因为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孩子们坐在同一课室学习着统一的教材,对某些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语文和数学。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压力才有动力,要吃得苦中苦,以后到社会才能适者生存。

填鸭教育打击心理

大家常误解,以为教学采用填鸭式的考试,流水账或题海战术的作业,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让学生离开校园之前的一种磨练。

其实,这对长知识及解决日常生活上的问题沒有帮助,反而造成体质较弱的孩子各种精神困扰,当他们的心灵无法负荷时,各种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如厌学、沉默、沮丧、忧郁、烦躁、暴力等现象。

在教育的目标上,学校教育要培养的不只是智力的成长,还有更重要的是各种多元能力被认识。如何教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对学习有信心,远离虚拟及耗时的科技游戏。

校方有必要设计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课程,让孩子从小接触大自然,参与实体的群体社交生活,鼓励他们多关心周围的人和社会发生的大小事。

万事起头难,老師可以带领学生由解决校园发生的事物开始,因为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反应

 

言论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黄燕娣博士

近期,在短短两个月内发生了3起中学生在校园内自杀的悲剧事件,这一问题迫使我们对当前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做出深刻反思。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生命教育,成了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生命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应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智力成长、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及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并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有意义的决策。

过于侧重功利主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于侧重功利主义,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人们逐渐失去对生命意义的感知。

在科技社会中,许多年轻人被视为“工具”,生命的价值渐渐模糊,甚至变得脆弱。一些青少年沉迷于飙车、吸毒、电玩等活动,过度消耗生命力,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除了学生,成年人也因经济压力、人际关系或情感问题导致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

如今的小孩从小就被要求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校培养的往往是解题高手,而他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许多小孩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只会成为一群缺乏创新能力的“精英”。

青少年的危机往往源于自我认同的迷茫,以及情感与理性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些困扰与他们在学校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尊重生命,强调身心的和谐,并追求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存,并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生命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不仅限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还应延续到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阶段,甚至从家庭教育开始。

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通过生命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在学校展开生命教育课程,不仅有助于预防青少年自杀等悲剧事件的发生,更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坚强意志的未来公民。

因此,生命教育应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旅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达到了培养“人”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才”。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