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教育改革有轻重缓急/曾志涛

日前,教育部再度建议将多源流学校(华小和淡小)的国文课程标准及课本,与国小统一引起华印团体的激烈反对。

教育部认为华淡小国文水平低落,希望通过统一教材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曾在2009年和2015年做出这项建议,但在2010年及2016年,都因为华印社会的反对而无法成事。

如今,教育部再次提出相关建议,同样遭到各方质疑,包括董教总等9个华教团体。因此,教育部有必要在做出此项决定之前,深入探讨统一国文教材的可行性和教育体系本身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必须强调,华小和淡小的设立初衷是基于尊重和保护各族群语言文化的精神,让各族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母语教育的机会,这一原则是受到宪法保障的。

违背多元教育初衷

因此,试图统一不同源流学校的国文教材,实际上是违背了多元教育体系的初衷。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并未考虑到各源流学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和学习需求,也未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和教育自主权。

在提高学生国文水平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语文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华小和淡小的学生大多在家中和社区中使用自身的母语,学习国文的方式显然与马来语为母语的学生不同。

换句话说,强制使用国小的国文教材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华淡小学生的国文水平,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和挫败感。

教育部必须认清现实,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国文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切忌缘木求鱼。

在202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马来西亚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表现不佳,位居全球后25%。

这实际上反映出教育体系的深层次问题,如教学质量、资源分配、教师培训、学生栽培不到位等各种缺陷。

应提高教学质量

相较于统一国文教材,教育部更应关注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表现。例如,新加坡在PISA中表现优异,说明了教育改革的关键其实是在于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科学的课程设计以及有效的教育管理,其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是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差距,使得一些学校的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差距上,也反映在教师质量的良莠不齐上。

因此,教育部应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马来西亚的教育改革之路仍很漫长,我们不能一而再地陷入无建设性的讨论和争议之中。教育部应该意识到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和症结,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的道理。

与其在统一教材上浪费时间,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关键问题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高效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身为教育部的领军人物,教育部长在提高大马教育水平方面责无旁贷,更必须意识到教育改革唯有抓住重点,方能行稳致远。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GISB案获救孩童 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吉隆坡27日讯)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披露,从GISB控股旗下福利之家被救出,并被安顿到庇护中心的孩子已开始接受正规教育。

他说,为协助这些受影响的儿童免受长期影响,政府已提供涵盖多个层面的改造计划,并通过社会福利局持续监督他们的身心灵健康。

“相关的改造计划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国家认同、技能培训,以及宗教课程等。”

祖基菲里是今日在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上回答诚信党莎阿南国会议员阿兹里的提问时,如是指出。

他说,政府急需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以便为相关儿童提供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氛围。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