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期己莫期人/方城

前些时候,在网络上看见有人分享一篇题为《谢谢你们照顾我,但我后悔生了你们》的文章,说是一位80岁母亲写给儿子们的遗书。大家不断转发此文的用意大概是要孩子学会感恩吧。然,我看完后却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篇有道德绑架意味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时宜的。

文章大概是写一个妈妈辛苦把4个儿子养大,丈夫又比自己先走一步,所以觉得行将就木的自己常常得看儿子媳妇的脸色,深觉得委屈。

换言之,孩子虽是回家陪伴,但未曾和颜悦色。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不孝。

论语为政篇提到:侍奉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控制脸色或做到和颜悦色(即 “色难”)。我不禁想问这位80岁的妈妈:你自己年轻时有做到吗?若没有,又怎么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呢?我们不是常说“凡事求诸己”吗?再说,这千百年来都是那么难的事,作者怎就期待自己的孩子做到了呢?(除非你前世积德多,今世的福报大才会有吧)。

作者也透露后悔生下孩子,想要赶紧去与天堂的丈夫见面,有离世求解脱的念头。

父母教养过程有失

我不知道网民为何转发这篇文章?是赞成吗?毕竟如果要论孩子不孝的责任,父母才是必须负上最大责任的人啊!父母必定是在教养过程中有失误的地方,孩子才会如此。

难道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长到某一个年龄,就会顿悟该孝养父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启发,就不会有如此的领悟,这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啊!

这位妈妈更应该想想自己在他们小时,是怎么教养他们的?是天天重成绩,和别人比较,还是看孩子的优点,教他们待人处事?

我认为:因和果是紧密相连的,如今孩子无法对自己有好脸色,除了少部分原因是个人修养问题,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小的时候就已习惯如此,而家长未察觉也未加以指正。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必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更忌说出“后悔”二字,因为你的孩子分分钟会反驳你:没有人叫你生我啊!

面对不公,思考另一番出路,会是比较踏实的做法。

我总认为:不管在什么年龄层,所有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苦难,都是来造就我们的。

人生没有后悔药,既然生了他们,也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他们,就是尽了责任。

孩子日后若对自己好,是福报;对自己不好,就多反思,不必埋怨。

人活到了这把年纪,如果自己身体还行,可以多参与活动,让自己每一天过得充实,脑筋就不会整天围绕在孩子身上了。

这是一种境界,也是终身学习的榜样!指责孩子及哀叹生活的不如意,既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惹人厌烦。

看我国政坛上多位老人尚且争名夺利,天天精彩,文章作者实在没必要如此用道德规范来绑架孩子!

顾好自己的身体,能吃能喝,自己安排生活,也不要依赖孩子,这封信都没必要写。因为,懂得爱你的,自然会爱你。

在生活中,对自己多些期许,对别人少点期待,日子才会自在一些。

反应

 

言论

数字化时代,学校无网络/方城

21世纪,网络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教学也就无法避免的必须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校方若可提供网络,当然最好。

然而,有一些学校却不愿让老师们使用学校的网络,理由是担心老师沉迷网络而忽略教学工作!这理由真的很可笑,也对这样的学校政策感到无奈。这就好比“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让人无所适从。

当然,有许多老师们为了完成工作,唯有自掏腰包签购移动数据,以期尽快完成繁琐的文书工作。

全民免费上网不了之了

早些时候,我们一直听闻我国致力提升国内网速及其覆盖率,并期待有一天可以做到全民免费使用网络。然而,许多年过去以后,这“宏愿”并没有落实,似乎已经不了之了。

随着教育逐渐走向数码化,为了全面实施网络或数字化教学,教育部是不是要考虑给全国学校提供免费的网络?

倘若教师一直处于不友善的环境,工作起来就会少了动力,心情也无法轻松,上课的情绪或多或少就会被影响!这样一来,教学的成效就不会高了。我们时常说教育是千秋大业,可以改变世界。

但,我们偏偏在教育这块的软硬体建设方面,总是无法做到全面提升,导致老师因为工作量而教得疲累、学生也学到不多!这岂不是双输的局面?这问题值得深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