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母语义务教育应延长/林国安

我国教育部取消小学评估考试UPSR之后,于2021年开始实施“课堂教学评估”。日前,当局宣布以“课堂教学评估”马来语文掌握水平作为国民型华文小学和淡米尔文小学毕业生直升国民中学一年级的标准;华、淡文小六学生马来语文掌握水平达TP4~TP6级,可以直升国中一年级,TP1~TP3级水平学生则需要另参加一项“六年级马来语文能力测试”(Ujian Pengesanan Literasi Bahasa Melayu Tahun 6,UPLBM),合格者可以直升中一,不合格则须修读一年预备班方可升读中一。

今年2月,UPLBM测试首次举行。据教育学界反映,学生要求在1小时15分钟完成马来语文知识理解与应用测试、看图造句和作文考试,对TP1~TP3级马来语文水平学生来说是颇具难度的;测试结果恐怕降低华、淡小毕业生直升中一的人数比例,即使近年华、淡小毕业生修读预备班的人数比例只占少数(13%~15%),有关测试的负面效应也需要关注。

国民中学以马来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华、淡小母语教育源流具备中等马来语文水平学生升读国民中学尚且需要下功夫克服“学习语文”转换的问题,何况中下马来语文水平的学生,即使修读预备班辅助课程,也未必能掌握一定马来语文理解与应用能力。这导致一些学生在国中时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沦为“逃避学习”的“教育失败者”。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改革聚焦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教学媒介语而滞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已为国际教育学界深切关注。

母语教育教学至关重要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篇题为《听不懂,怎能学会?》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提及:全世界多达40% 的人口没有得到以他们所讲或所懂语言提供的教育;所讲语言不是课堂语言,这一问题常常阻碍儿童学习;需要至少6年母语教学,方能缩小少数语言者的学习差距;在多民族社会,通过学校系统推行一种语言,常常是人们对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不平等问题不满的根源。

今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发表“2022年国际母语日献词”,重申“全世界每10名学生中就有4人无法获得以自己最能表达或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教育;他们的学习建立在一种较为脆弱的基础之上”。阿祖莱认为这是“难以言状的体验”,其结果是“在发现一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思想世界的同时,遗忘他们从小便熟知的语言”。因为,“学习或遗忘一种语言,并非仅仅是掌握或丧失一种交流方式,而是直面一整个世界的出现或逝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监测报告和国际母语日献词,着眼多元民族社会少数民族学生丧失母语教育权益及其给民族语言发展、社会公平、文化建构带来的严重影响,予以我们深刻的启示:民族母语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维护母语教育权益,不仅仅在于掌握语言的交流方式,还需要让学生建构母语“所承载的思想世界”,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语言文化传承、社会公平、民族和谐的关键。

恢复“华中”母语教育教学

在民族母语不具备官方语言地位的情境,我们坚持母语教育教学,根本目的即在于维护母语教育教学的这种至高无上的价值,确保民族母语不致消亡。

回头再看UPLBM测试,其目的应该不是限制华、淡小母语教育源流毕业生直升中一,而是为确保学生掌握国中教学语言,以顺利完成中学学习任务。

但是,这种测试诊断,是否有助于学生解决“学习语文”转换问题、适应国中学习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深入研究。

眼前的现实是国民中学的“教学语言”安排,对华、淡小母语教育源流毕业生而言,毕竟是有悖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学习规律的。开明的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让学生“都能在不放弃母语的前提下去发现其它语言”,并且能选择自己熟知的母语作为学习知识的语言。这就牵涉变革国家教育政策、延长现有母语义务教育年限的重大问题。

然而,为了民族子女心智发展和族群智慧开发,6年母语教育稍嫌不足,华社有必要据理向政府争取将6年母语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或11年。

当前华文独中是华社发展民族母语教育的中流砥柱,为民族子女提供6年母语中等教育。但独中不属义务教育,且学额有限,不能全面满足相应需求。因此华社致力申请增建独中,何妨提醒政府勿忘当年教育部长给予改制华文中学保有三分之一科目以华文教学的保证,在现有81所前改制国民型华文中学恢复华文母语教育教学。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林国安

最近有论者提询“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认为我国华校“不仅仅是‘学华语’、‘讲华语’的温室”,而要强调“文化教育”氛围;“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如果还在用‘母语教育’思维来搞华教,恐怕也是很难有共鸣的”。

这是牵涉华文教育核心内涵的重要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

实质上,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华文母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两大要素,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互相割裂。

然而,在现实中,母语教育往往滞留于口号性质的“捍卫”或“维护”,凸显华文教育斗争意识形态的一面。

华文教育须“学科化”

我国华文母语教育须要“学科化”,构建完整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建设和科学话语论述,深化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实践,提升母语学科育人最大价值,以确保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母语教育是最直接、最利便、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本民族促进身分认同、开发族群智力、造就民族文化繁荣进步的最普遍、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这已为教育学界所公认和实践验证,无需赘言。

值得关注的倒是近年国际组织关于母语教育教学价值的新论述,例如: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用学习者的母语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身分认同的重要基础,母语教育应该应用在初期教育阶段……各民族和土著为使他们的语言世代相传所付出的努力,对一个公正和富有成效的世界亦很重要。”

2016年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表献词,指出:“母语在多语言方案中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要素。这切合《2030议程》可持续发展第4项重点目标的落实:关注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技能、知识和价值,实现梦想,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提升母语文化的综合品位,是奠定优质教育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订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宗旨即在于强化各国人民的“母语文化意识”,坚定学生学习母语,传承并创新母语文化的信念;鼓励学生通过母语学习去亲近并融入其所承载的文化,自觉深植文化传统,夯实民族文化建设与创新,铸就母语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从而让民族文化的薪火代代长盛、永续辉煌。

树立尊崇感自信心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建设母语教育、发展母语文化,应该树立这份尊崇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21世纪的学校教育场域,应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

我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利于各民族语文教育构建“跨文化教育”情境,在尊重、理解文化差异性与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多元文化社会中各种文化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展和维持一种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华文小学学生种族结构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互异,尤其具备发展跨文化教育的条件。

首先,华文母语教育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但不歧视、不排斥其它民族文化。学校整个环境和氛围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境,让学生既能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能包容吸纳不同的文化精华,扩展文化视野,养成文化宽容心态。

其次,华小致力构建跨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文化内容和事件,传播普世的价值观,充分反映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非仅突出主流文化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创造机会让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三,华文教育教学要理解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行为和方式,提供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增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华文学校儒家人文氛围、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