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民进党在教科书强植“台独”/林国安

台湾中小学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正式实施《12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简称《108课纲》),新编高中一年级《历史》教科书因应《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现代国家的形塑”学习主题,设置学习单元“现代台湾国际关系”,探讨“现代台湾的国际地位”,竟然引入“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课文内容:

“二战结束后,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盟军接收,惟战后的主权归属,仍需留待国际条约订定后方能确认。”



“《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宣言》是否真是中华民国统治台湾正当性的来源,已得到许多质疑。例如,中华民国于1946年公告台湾居民具有中华民国国籍时,便引发美国与英国的抗议,主张应完成对日和约的签订,或外交手续完备后才具有正当性。也有人认为,两个宣言都仅有声明或公告的地位,并无正式条约的效力。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为了合理化美国介入两岸问题的军事行动,杜鲁门总统也宣称台湾地位未定的说法,指出台湾将来的地位须待太平洋地区恢复稳定,且对日和约签订或联合国有所决议后,才能确定。”

“1952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与中华民国单独签订《中日和约》,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民国自日本取得台澎主权的开始,开始有了正当性。但也有一派认为《中日和约》内容仍有模糊、不足之处,日本只宣称放弃台澎,未明确说明将主权移交中华民国,主张必须等到1991年《宪法》恢复正常运作,台澎金马的主权在民主制度下选举总统与中央民代后,中华民国政府才取得人民授权,得到施政的正当性,在台澎金马真正落地生根,台澎金马也因而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台湾地位未定论”入课文

上述《历史》教科书学习单元设置,台湾俨然一个“国家”,而“台湾地位未定论”则在于颠覆《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和《中日和约》关于台湾主权归属中华民国的历史公论,直接把台湾国际地位导向“主权未定”,为“台湾独立/台湾建国”寻求历史根据。

这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从本世纪初继承李登辉“台湾主体”史观,将本国史与世界史二分法改变为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三分法,形成“两国论”史观,进一步“去中国化”,把高中历史划分台湾史、东亚史和世界史三大领域,中国史内容支离破碎,且只在东亚史学习主题下进行叙述。“台湾地位未定论”就是民进党执政当局执意割切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脉络关系,“台独”史观变本加厉的体现。



国家当政者对学校课程教学都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求,一般会运用行政权力将自己认为“值得”传递的教育知识加以合法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赋予课程内容相应的价值观念倾向,以切实体现本统治集团的政治意识形态。民进党当然会利用本身执政的便利,渗透其“台独”史观于学校教育,贯彻“文化台独”理念,实现“台湾国家”构建。

《12年国教社会领域—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对于“台湾地位”预留“已定”和“未定”空间,让教科书自由发挥。于是,教科书编者在“多元史观”包装下,侧重“未定”论述,其它留待学生去思辨,形成自己的历史认同。

实质上,这是民进党执政当局在文化教育上以所谓“多元价值”掩盖“去中国化”,让年轻世代产生思维错乱,认为“台湾地位尚未确定,追求台湾独立有理!”民进党就是这样利用教科书,改变新世代的史观,深化“台独”的民意基础,为实现台湾独立做思想上的准备。

“台独”史观的危害性

民进党政治力操弄历史教育,形塑“人造独”世代,是深具危害性的。首先是浅薄化台湾的中国史教学,模糊两岸之间的历史联结,使学生无法养成全面、正确的史观,更遗忘了自身与中华文化意涵的关系,强化台湾主体身分认同,把中国视为他国,认为“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这不利于当代中国民族的团结与复兴。

其次是政治干预教育,以教科书引领政治风向,蒙蔽年轻一代,使他们认同与支持“台独”理念,大选投票支持民进党,以贯彻、推进“台独”。台湾自李登辉后期,经历陈水扁、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文化台独”,短短二十几年间,已经培养出数量可观的“人造独”,足以左右台湾政治发展走向。可是当两岸形成“统独”客观对立,“人造独”只有当“炮灰”牺牲的分!

其三是“台独”史观教科书蛮横割切中国历史,弃舍决绝中华文化,混淆台湾社会“中国/民族认同”,隔绝对中国大陆实体情况的了解,加剧海峡两岸的疑虑和对立,增加交流合作的障碍,危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000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生存繁衍,教育为本。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浩浩荡荡,历史发展不容割切,知识文化也不会被禁锢。民进党在历史教科书强行植入“台独”史观,实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林国安

最近有论者提询“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认为我国华校“不仅仅是‘学华语’、‘讲华语’的温室”,而要强调“文化教育”氛围;“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如果还在用‘母语教育’思维来搞华教,恐怕也是很难有共鸣的”。

这是牵涉华文教育核心内涵的重要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

实质上,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华文母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两大要素,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互相割裂。

然而,在现实中,母语教育往往滞留于口号性质的“捍卫”或“维护”,凸显华文教育斗争意识形态的一面。

华文教育须“学科化”

我国华文母语教育须要“学科化”,构建完整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建设和科学话语论述,深化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实践,提升母语学科育人最大价值,以确保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母语教育是最直接、最利便、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本民族促进身分认同、开发族群智力、造就民族文化繁荣进步的最普遍、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这已为教育学界所公认和实践验证,无需赘言。

值得关注的倒是近年国际组织关于母语教育教学价值的新论述,例如: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用学习者的母语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身分认同的重要基础,母语教育应该应用在初期教育阶段……各民族和土著为使他们的语言世代相传所付出的努力,对一个公正和富有成效的世界亦很重要。”

2016年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表献词,指出:“母语在多语言方案中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要素。这切合《2030议程》可持续发展第4项重点目标的落实:关注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技能、知识和价值,实现梦想,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提升母语文化的综合品位,是奠定优质教育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订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宗旨即在于强化各国人民的“母语文化意识”,坚定学生学习母语,传承并创新母语文化的信念;鼓励学生通过母语学习去亲近并融入其所承载的文化,自觉深植文化传统,夯实民族文化建设与创新,铸就母语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从而让民族文化的薪火代代长盛、永续辉煌。

树立尊崇感自信心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建设母语教育、发展母语文化,应该树立这份尊崇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21世纪的学校教育场域,应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

我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利于各民族语文教育构建“跨文化教育”情境,在尊重、理解文化差异性与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多元文化社会中各种文化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展和维持一种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华文小学学生种族结构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互异,尤其具备发展跨文化教育的条件。

首先,华文母语教育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但不歧视、不排斥其它民族文化。学校整个环境和氛围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境,让学生既能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能包容吸纳不同的文化精华,扩展文化视野,养成文化宽容心态。

其次,华小致力构建跨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文化内容和事件,传播普世的价值观,充分反映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非仅突出主流文化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创造机会让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三,华文教育教学要理解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行为和方式,提供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增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华文学校儒家人文氛围、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