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法丽娜和林慧英/林恩霆

记得在去年12月初,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内阁名单后,教育部前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博士在脸书发文只有一个字:Habisssss……,意指“完蛋”,媒体认为拉兹的发文是针对教育部正副部长的人选。

教育部几近完蛋

团结政府执政一年,这一年来的教育部还真的让人觉得几近完蛋。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有数项令人眼前一亮的言论或政策。她在校园内推出“圣训40”鉴赏单元,要求学生自行洗学校厕所,再来就是要学校主办“巴勒斯坦团结周”。

不仅如此,法丽娜在国会针对涉及华文教育的政策上,也屡屡触动华社的敏感神经线,那就是独中不属国家教育体系,没有义务拨款给独中,而且也没计划承认统考;再来就是最近的未来5年无需培训华淡小师资,华文老师和淡米尔文老师甚至出现过剩情况。

教育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更曾是丹斯里慕尤丁官拜副首相时兼管的部门。

在我国历任首相中,只有首位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和第九任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不曾出任教育部长,其余首相都曾在任相前,曾掌管这一个对国家非常重要的部门。

如今此部门交由两位都是第一次当选国会议员的法丽娜和副部长林慧英,甚至在这之前也没多少负责或了解关乎教育的工作,实则是给马来西亚教育赌上一把。

在师资课题上,林慧英的师资论据已经遭到教总批评,尔后再作出解释。

如今,作为教育部副部长的林慧英,其在师资课题上的论据,却在一个月后,与部长法丽娜的论据,来个360度的不同,同一个部门,却有两个说法,到底是教育部出了乱子,还是两位正副部长完全不在状态中?

别拿教育当儿戏

法丽娜说无需再培训新的师资,但林慧英却说一定需要培训,不培训是不可以的。然而,必须提醒教育部两位最高长官,培训与否并非空口说白话,也不是骗选票的政治噱头,师资可是关乎国家的教育素质,影响深远,请拿出专业的态度处理此课题,别忽悠民众,更别拿教育当儿戏!

过去一直批评马华在关乎华社的政策上使用“争取”的说法,直指这是“当家不当权”的体现,因为若是执政的话,理应是可以决定或至少是讨论后决定出来的政策,而非需要争取般地“乞讨”,这并不是执政党内最大党的表现!

一年来的教育课题,首相安华和民主行动党都该被问责,因为是首相委任的内阁成员及行动党推荐的教育部副部长。

法丽娜的父亲与安华有“渊缘”,其父亲是接替安华成为伊斯兰青年运动(ABIM)主席的西迪法兹(Siddiq Fadzil),也领导智库达鲁益山机构,是一名伊斯兰哲学和马来文化造诣极高的学者,属于“安华思想圈子”的一员。

林慧英的家庭背景强大,但在教育部的工作上,应该交由资深领袖或至少是对国家教育有敏感度的人选,而非任人唯亲。

反应

 

言论

征富济贫要有底线/林恩霆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于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提到,将取消T15收入群体获得高等教育学费补贴、RON95燃油补贴及政府医院医疗补贴。 

2025年财政预算案被视为“征富济贫”的预算案,然而政府已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向富人动刀,包括推出资本利得税及奢侈品税。不仅如此,也在今年砍掉柴油补贴,提高销售与服务税(SST)至8%。 

如今,政府再向富人征收股息税2%,甚至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地位征收范围,非基本需求食品都会被征税,这也意味着政府进一步向高薪者的口袋里拿钱,而涉及的群体不仅仅是高收入群体,还包括中产阶级。 

从富人口袋里拿钱,必须是取之有道,毫无节制地向富人抽税,只会分化大马社会。安华所认定不该获得政府补贴的群体包括社会精英分子,富人和外国人。对于外国人,不配获得政府补贴是合理的,毕竟他们没有缴税给我国政府。 

但对于那些富人或精英分子,他们依然根据内陆税收局的规定缴税,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缴税是必然的,缴交高税务也是正确的,但必须有节制而为,不能因为他们是富人,就必须为政府承担“毫无底线”的社会责任。 

富人财富非天降

富人或精英并非天降横财,很大部分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获得如今的财富或知识财富,他们的财富不是罪过。 

或许很多人认为富人是该为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但被照顾的85%群体是否完全都是应该被帮助的群体?他们已然无需缴交所得税给政府,如今在各方面都获得政府的补贴,这是否又是另类的“拐杖文化”呢? 

此外,取消T15群体的燃油补贴能省下80亿令吉,但政府为公务员调薪,每年就需要增加额外的100亿令吉行政开销,仿佛砍富人补贴就是为公务员的调薪买单。 

为公仆调薪买单

公务员人数不断增加,必定会是政府财政中快爆的气球,导致入不敷出的局面持续恶化。若不针对公务员体系加速改革的话,最终国家会被占据预算案中25%的百万公务员薪酬给拖垮。 

安华在预算案中提及的T15群体,以及大马统计局解惑的T15是家庭收入1万3480令吉或以上,都会为很多双薪或多薪家庭带来经济灾难。 

T15的收入门槛对马来西亚各个不同州属,甚至不同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层面的意义。大城市与城乡地区的生活费和屋价(房贷)有所不同,收入也有巨大的差别。

政府应善用今年初的主要数据库(PADU)数据作为重组补贴的依据,以可支配收入来设置T15的收入门槛。 

总括而言,政府应从“可支配收入”定义T15群体,而非仅仅是收入。再者,政府想要增加国家收入,也必须让全国老百姓在公平原则下协助国家增加收入,而非针对性地征税,甚至针对性地给拐杖。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