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独中复兴运动与教育改革/林国安

明年是独中复兴运动50周年,林连玉基金策划组织“初心——独中运动舞台剧”全国巡演,彰显“独中复兴运动”和“独中教育改革”两大主题。

实质上,从教育学理和独中教育发展轨迹考察,独中复兴运动与独中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也体现深刻的关联性。

首先,独中复兴运动为独中教育改革滥觞。50年前,独中复兴运动发轫霹雳州,扩展全国,波澜壮阔,风雷激荡;她的意义不仅在于华教救亡、挽独中教育狂澜于既倒,而且为独中教育改革拉开帷幕。

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尔·富兰有言:“现代教育改革的特点包含变革教育学的明显意图,同时伴有相对强烈的理智的和实践的基础。”

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期间提出的《华文独中建议书》旗帜鲜明揭橥独中办学的“四大使命”与“六大方针”,以“谋求完善统一步骤”,“积极使独中能完成巩固及发扬母语教育的地位及功能”;同时建议以统一课程和统一考试来贯彻有关办学使命与方针。

由此看来,独中复兴运动实乃一项教育改革举措,《华文独中建议书》堪称一部统领独中复兴运动的教育改革文件。与《华文独中建议书》同时期发布的《独中统一课程及考试小组报告书》,则是独中教育发展史上第一部课程文件。它阐明独中统一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文化特质,对统一课程的设置、教材编纂、教学实施,以及统一考试的实施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它标志独中统一课程与统一考试的建制,对独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极具深远影响作用,赋予独中复兴运动以变革教育学的意义。

继承发展 守正创新

其次,独中复兴运动之于独中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则是“继承发展,守正创新”,这也符应教育改革哲学的客观规律。

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初启独中教育改革,华文独中立定脚跟,迈入80年代稳步发展,及至90年代试行“素质教育”,寻求办学质的飞跃,再至新世纪推进“素养教育”,提升课程教学育人质量,为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期间,教育思想、课程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建设与教科书代际更迭,教学模式创新,学业评价与考试内容和形式革新,尽见延续与深化、创新与发展之轨迹,脉络相承,清晰可循。

秉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将予以推进独中教育改革诸多启迪。华文独中复兴运动标志维护与发展民族语文教育的本质,旗帜鲜明,使命方针明确,战略部署到位。

今天独中教育改革实宜坚定民族语文教育信念,贯彻民族母语教育方针和办学使命,而不是将民族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质简单等同意识形态,刻意回避,或者归因历史问题,留待历史去解决。特别是面对数理英化教学和国际课程班兴办的冲击,更要防微杜渐,深化对母语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

在这方面,不妨借鉴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母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着眼“母语文化意识”的构建与提升,通过优化母语学习与教育,深耕民族文化建设与创新,奠定为民族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基础。

独中践行民族母语教育教学就应该有这份底气与自信。

推进“素养教育”

当前独中教育改革推进“素养教育”,是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素质教育”的延续与深化。

独中课程教学改革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理念,是顺应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导向”至“能力导向”再至“素养导向”的发展趋势。

“素养教育”侧重培育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就独中教育实际而言,“素养导向”课程教学改革终极目的在于优化学科课程育人价值功能,促成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达成民族群体智慧的开发,以及功能健全社会的构建,适切回应“独中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学科课程教学如何培养人”的时代课题。这毕竟也是独中复兴运动,以及独中统一课程和统一考试建制的“初心”。

独中复兴运动成功挽救了华文独中,为华文教育发展史谱写光辉的一页;“群众性”是华文独中复兴运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年,“义卖”“义演”“义唱”“义剪”“义跑”等“义”字头募款活动,热火朝天干劲高,敢叫日月换新天。

半世纪以来,薪火相传,“群众性”不仅是华文独中发展建设的坚实后盾,今天华文独中教育改革,还可以赋予“群众性”以新的时代内涵。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人口分布的差异,形成各华文独中学生来源、办学条件落差较大,滞后独中整体均衡发展。

引进“集群学校”

这是独中教育改革的老大难问题。或许可以聚力组建“区域独中教育共同体”,引进“集群学校”概念,由独中名校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区域薄弱独中,致力“共商、共享、共建”,推进区域独中发展规划相互连结,教学社群跨校“共备”,促成区域独中的互学共学,实现“共好”,造就区域独中均衡发展。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林国安

最近有论者提询“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认为我国华校“不仅仅是‘学华语’、‘讲华语’的温室”,而要强调“文化教育”氛围;“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如果还在用‘母语教育’思维来搞华教,恐怕也是很难有共鸣的”。

这是牵涉华文教育核心内涵的重要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

实质上,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华文母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两大要素,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互相割裂。

然而,在现实中,母语教育往往滞留于口号性质的“捍卫”或“维护”,凸显华文教育斗争意识形态的一面。

华文教育须“学科化”

我国华文母语教育须要“学科化”,构建完整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建设和科学话语论述,深化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实践,提升母语学科育人最大价值,以确保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母语教育是最直接、最利便、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本民族促进身分认同、开发族群智力、造就民族文化繁荣进步的最普遍、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这已为教育学界所公认和实践验证,无需赘言。

值得关注的倒是近年国际组织关于母语教育教学价值的新论述,例如: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用学习者的母语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身分认同的重要基础,母语教育应该应用在初期教育阶段……各民族和土著为使他们的语言世代相传所付出的努力,对一个公正和富有成效的世界亦很重要。”

2016年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表献词,指出:“母语在多语言方案中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要素。这切合《2030议程》可持续发展第4项重点目标的落实:关注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技能、知识和价值,实现梦想,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提升母语文化的综合品位,是奠定优质教育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订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宗旨即在于强化各国人民的“母语文化意识”,坚定学生学习母语,传承并创新母语文化的信念;鼓励学生通过母语学习去亲近并融入其所承载的文化,自觉深植文化传统,夯实民族文化建设与创新,铸就母语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从而让民族文化的薪火代代长盛、永续辉煌。

树立尊崇感自信心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建设母语教育、发展母语文化,应该树立这份尊崇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21世纪的学校教育场域,应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

我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利于各民族语文教育构建“跨文化教育”情境,在尊重、理解文化差异性与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多元文化社会中各种文化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展和维持一种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华文小学学生种族结构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互异,尤其具备发展跨文化教育的条件。

首先,华文母语教育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但不歧视、不排斥其它民族文化。学校整个环境和氛围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境,让学生既能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能包容吸纳不同的文化精华,扩展文化视野,养成文化宽容心态。

其次,华小致力构建跨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文化内容和事件,传播普世的价值观,充分反映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非仅突出主流文化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创造机会让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三,华文教育教学要理解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行为和方式,提供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增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华文学校儒家人文氛围、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