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立场与原则/黎添华

从事这行越久,就越觉得政治人物可笑,而国人是可怜的。举个例子,前旅游部长丹斯里黄燕燕医生曾因发表马六甲堵车是繁荣的象征,结果,此“经典言论”被火箭领袖抨击得体无完肤;岂料若干年后,当槟城乔治市的堵车成了梦魇时,却堂皇地成了谁口中“繁荣的象征”与“感恩”的季节。

这样的结果是,马华不敢反击,因为这等于扫了自己领袖一巴,而另一厢则自打了嘴巴,却依旧糊弄了人民。



我的政治启蒙,从小也就被教育国家会破产、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是国家败坏的主因,尽管如今看来我国的辉煌似乎建立在那个年代,但是,二十多年来的根深蒂固,是我把信任交付予灌输我这些信息的他们。

如今他们改口了。我的朋友群中,一些拼命去找理由说服自己接受马哈迪;一些则拿时评人或政治人物的言论来催眠自己;一些则坚持自己的立场与信念;当然,更多的是在患得患失中放弃对他们的信任。

后来,我发现原则与立场原来是两回事。立场是可以转变的,然而,一个人要是有原则,则不会允许自己的立场一再转变,甚至绝不因为时不我与而见风转舵,这样的人,加巴星是典范。可悲的是,我们的政客多为有立场没原则。

那天,某位政治人物的案件在法庭上获得胜利了,枕边人就问我:他们不是说司法不公的吗?……我回答不了,却笑了出来。

所以,一则则新闻中,我们看到的除了事件本身外,还有他们的立场与原则(如有)。



反应

 

灼见

【灼见】为便派钱,要养马仔/胡逸山博士

上文提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志在政治上大展鸿图者,许多时候需要有大笔的款项“傍身”,作为各种的政治开销。

本周较早时,又有国会议员提出在不具名的前部长家里被搜出大笔款项一事。如指控属实,则与之前与政治人物有关的“安全屋”被反贪会搜出巨款相似,再次印证了以上这个观点。

无他,所谓发展中国家,一般平民(也就是选民)的生计都不很好过,无论是一般的柴米油盐的开销,抑或是生老病死的费用,能有额外的补助当然无限欢迎。而在半封建的政治思维中,老百姓大多还把政治人物当成父母官;既然是捧为“父母”,那就有无形的、不言而喻的责任,需要“养育”这些“子女”,能送各类物资予他们当然也很好,但没有什么是比直接送钱更好了。

不肯派钱选票不保

选民手上有了多余的款项,心里比较踏实,当然每几年一度的选举中,也就更为乐意把手上的神圣一票投给有关政治人物。这严格上来说不算买票也不是贿选,只能算是广义上的政治人物与选民之间的一种政治经济交易。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里最接地气的政治现实。

而一些选民也还是老实不客气的,甚至会直接追上政治人物的家里去讨,后者不在家或不出来接待,就会耐心十足地在门口等,不拿到钱誓不罢休。这种情况在无论是在城市或郊外,低收入群体的选区尤为显著。

作为要继续中选的政治人物,你不肯派钱,自有对手肯派钱,那么选举时也就立见高下了;自命“清高”者或狼狈落选,那也就怪不得别人。所以,许多政治人物都必须有大量的现款傍身,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几年来,政权更替频繁,已然不是以前般有壁垒分明的“永远”执政党(所属政治人物会被选民认定应该派钱)和“永远”反对党(所属政治人物则不会被认定应该派钱),而是有时这边执政,有时则那边。所以当下无论是在朝抑或在野的政治人物,通通都被这些认为“讨钱”是天经地义的选民追讨,而且是要现款,所以政治人物也就难逃要有现款来傍身了。

助“马仔”获承包项目

而这种发展中国家民众贫穷需要政治人物施舍的情况,也和政商勾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有(非公家的)钱来派,也为了更有效地派钱,以便博取受惠选民的青睐,一些政治人物在有机会当权时就必须养所谓的“马仔”。所谓马仔,可以是政治人物的一些外围助手或友人,如党内外的一些基层干部等,是与政治人物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商人。

怎么说“养”呢?就那些外围政治工作者来说,他们为政治人物日晒雨淋地奔走跑基层派钱派物资要派得到位,那么他们自身也是要吃饭、养家,那又如何是好呢?所以政治人物在当权时也就要“安排”(如通过所谓直接谈判或围标的方式)一些公家的中小型项目让他们承包,如此他们方能在自身物资基础获得保障的情况下,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

当然马仔还不只这些外围,还是有大商家的。政治人物当权时,也就必须搞点大项目,哪怕是所谓白象项目也没关系,总之是一些能把大笔公家款项输送过去的项目,以便这些商家在空手套白狼,赚公帑赚得不亦乐乎之余,会把一部分“回馈”给“有恩”于他们的政治人物,让后者得以自己进袋也好,拿去派给选民也好。

这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病入膏肓的政治生态,但却难以找到苦口良药来医治,只有每况愈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