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读大学的可造之才/南洋社论

高等教育部披露今年国内各大专院校录取的人数,并强调当局是根据绩效原则,即按照成绩高低排列依序挑选,择优录取符合资格的学生入学。

虽然当局没有公布新生的种族分布资料,但我们确切希望获得录取的,都是读大学的可造之才。

因为早前经济部长拉菲兹接受专访时揭露,只有约30%土著学生升大学,导致多数土著学生未能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拉低了土著的薪资水平。

此观点可以解读为,要让土著有机会享有更高薪酬,就要让更多土著读大学。

当然这是一种观念盲点。事实上,土著的大学升学率还是挺高的,根据国会的书面问答显示,2022年进入本地大学的土著学生高达81.9%,非土著仅有18.1%。

显然在大学学额之争中,最怕有固打额的限制,因为它让某些学生吃到优秀教育资源,别的学生就只能靠游得最快,才有可能在鲨鱼口中夺食。

现今的问题还在于政治决策者仍搞不清楚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没有明确的系统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绩效筛选有能力者

要发挥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首先要承认及强调大学教育的竞争性,虽然大学教育普及是一种趋势,然而大学依然是象牙塔,它必然需要保持精英的品质和最好的大脑。

谁应该被录取进大学,不该是随随便便凑合的增量,大学一定要录取有能力、有天赋、有料的可造之才,才有资格去读。

怎样才算有料,当然就是靠绩效去筛选,去甄别,只有那些能学懂掌握知识规律,能理解抽象理论,能对尖锐复杂问题作出清晰梳理和解答的,才能吃到优质教育带来的甜果。

要是把不是上大学的料硬塞进大学,就只会像用劣质金属铸造精密机械般浪费,要是人人都能上大学,毕业后大概率也只能做一个平常人,成绩普通的学生,甚至毕业后可能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变革中不断奋发向上

或许学历的优势正随着教育普及而不断缩小,但是你想比别人更值钱,就一定要更能符合社会的期望。

其实,对教育红利的期望,不应只是从增量中获取,也不需在存量中厮杀夺取,更不可能通过画直线来界定人才的版图和疆域,它必须在变革中不断奋发向上。

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让资历一般的人读大学就算了,而是要挑选真正能读书的料,只有能学得好,掌握专精知识,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是读大学的可造之才。

反应

 

言论

探讨统一入学标准改革/曾志涛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为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和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毕业生设立统一入学考试的可行性。这项改革旨在为学生提供更明确的升学路径,同时改善社会对中六教育的负面印象,创造更公平的深造机会。

笔者认为,若从公平性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统一入学考试的推行利大于弊。

首先,大学预科班与中六课程的内容与考核方式截然不同,难以直接比较学生的学术能力。这种差异往往令大学在录取过程中面临选择困难,也让学生及家长对录取标准感到困惑。若推行统一入学考试,政府大学将拥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标准来评估学生学术能力,使录取程序更加透明,也更能体现公平教育的原则。统一教学考试将能更准确地筛选出具备潜力的学生,从而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  

目前,大学预科班与中六的入学管理系统复杂且差异显著,导致大学录取过程中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比对。若采用统一考试,所有学生将依据同一标准参加考试和评分,大学录取流程将变得更加简便。这种一体化的录取模式不仅减少了人力与时间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可以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率。  

在统一入学考试方面,我们或许可以参考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试验(CSAT)。

CSAT的考试范围广泛且严谨,涵盖语文、数学、科学、人文学科等核心领域,为大学提供了全面而客观的录取依据。

通过采用统一的考试标准,大学能够高效地匹配学生与录取需求,简化招生流程,同时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应制定完善政策

当然,统一入学考试的推行并非没有挑战。要如何确保考试公平性、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以及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考试模式等,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教育部应制定完善的政策,并通过试点项目逐步过渡,确保统一考试政策实施的平稳性。此外,教育部可在不同地区展开试点计划,为学生提供适应新考试方式的课程或辅导,并针对弱势群体给予额外辅导,确保每位考生在公平条件下竞争。

归根结底,统一入学考试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录取过程的公平性,还能大幅提高教育体系的透明度与公信力。这项举措将帮助大学更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尽管推行统一入学考试可能会面临一定阻力,但只要教育部设定明确的目标,妥善规划,统一入学考试将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