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课堂呼唤真实性学习/林国安

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课堂,课堂教学面貌是教育改革落实情况的真实反映。然而,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互走极端的现象。

例如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偏向“满堂问”,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发,也没有什么逻辑指向,纯粹是为提问而提问;学生的回应随意性大,表面看似意见纷呈,气氛热烈,实质不着边际,无关宏旨。这样的课堂教学面貌更新只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粉饰,是虚假的课堂!

教师代替学生学习

尽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于教与学关系的调整,但是我们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教师仍包揽一切,甚至代替学生学习。

例如阅读教学常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自己预设完成的任务和目标,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这不是学生真实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未能贯彻“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积极参与课堂,实现个体学习发展,这是未竟全功的教育改革。

毕竟,杜绝虚假现象,落实真实性学习,是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要提高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课程教学改革要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采纳“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以学定教”,让“学”决定“教”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充分体认学生是教学认识、实践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教学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创设适当教育情境,导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化所学。

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真实性学习的主要机制,其核心是学科本质的学习。当代课堂教学要建立在学科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超越对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授,关注学科知识的源起、发展、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从学科的视角理解世界和分析问题,形成学科意识和思维习惯,对学科本质与规律有深刻认识与把握。

例如华文学科本质的内涵包括:语言学习与运用、思维能力与品质、审美与生活涵养、文化传承与互鉴;数学学科本质包含:数学眼光观察与直观想象、数学思维思考与数学抽象、数学语言表达与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自然科学学科本质则有: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科本质学习为主干主线,可以避免“泛学科化”,把华文课上成思想道德课、文学鉴赏课,数学课流于解题分析和运算技能训练,科学课仅注重静态知识记忆与理解。

当前素养教育改革,学科本质学习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也是学科“深度学习”的基础,它的普及化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和求解学科问题。

追求学习共同体

课堂教学面貌改革追求的另一道风景线是“学习共同体”,同侪协同共学,以改变学生单打独斗的学习状态。但又有别于一般分组分工的集体学习。

学习共同体小组内不布置分工任务,也没有层级领导或竞比高下;只有互听他者的声音,互问以厘清困惑,互学以共好,协同发展。

课堂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自己能学、能学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教师要做好“有效提问”设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让学生安心自在讨论的课堂氛围,构筑“产生学习”的机制,落实真实性学习。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林国安

最近有论者提询“华教就只是母语教育吗”,认为我国华校“不仅仅是‘学华语’、‘讲华语’的温室”,而要强调“文化教育”氛围;“大马华教不应仅是‘华文语言的学习’,它更是‘文化教育’的传承”;“如果还在用‘母语教育’思维来搞华教,恐怕也是很难有共鸣的”。

这是牵涉华文教育核心内涵的重要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

实质上,华文教育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华文母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两大要素,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能互相割裂。

然而,在现实中,母语教育往往滞留于口号性质的“捍卫”或“维护”,凸显华文教育斗争意识形态的一面。

华文教育须“学科化”

我国华文母语教育须要“学科化”,构建完整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建设和科学话语论述,深化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实践,提升母语学科育人最大价值,以确保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

母语教育是最直接、最利便、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本民族促进身分认同、开发族群智力、造就民族文化繁荣进步的最普遍、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这已为教育学界所公认和实践验证,无需赘言。

值得关注的倒是近年国际组织关于母语教育教学价值的新论述,例如: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用学习者的母语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身分认同的重要基础,母语教育应该应用在初期教育阶段……各民族和土著为使他们的语言世代相传所付出的努力,对一个公正和富有成效的世界亦很重要。”

2016年国际母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表献词,指出:“母语在多语言方案中是优质教育的基本要素。这切合《2030议程》可持续发展第4项重点目标的落实:关注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技能、知识和价值,实现梦想,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提升母语文化的综合品位,是奠定优质教育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订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宗旨即在于强化各国人民的“母语文化意识”,坚定学生学习母语,传承并创新母语文化的信念;鼓励学生通过母语学习去亲近并融入其所承载的文化,自觉深植文化传统,夯实民族文化建设与创新,铸就母语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从而让民族文化的薪火代代长盛、永续辉煌。

树立尊崇感自信心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建设母语教育、发展母语文化,应该树立这份尊崇感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21世纪的学校教育场域,应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

我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利于各民族语文教育构建“跨文化教育”情境,在尊重、理解文化差异性与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多元文化社会中各种文化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发展和维持一种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华文小学学生种族结构多元、社会文化背景互异,尤其具备发展跨文化教育的条件。

首先,华文母语教育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但不歧视、不排斥其它民族文化。学校整个环境和氛围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境,让学生既能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能包容吸纳不同的文化精华,扩展文化视野,养成文化宽容心态。

其次,华小致力构建跨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文化内容和事件,传播普世的价值观,充分反映多元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非仅突出主流文化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创造机会让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其三,华文教育教学要理解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行为和方式,提供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增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华文学校儒家人文氛围、和谐包容的文化生态,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