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积累急不来/黄子伦
相信这个是许多人时时刻刻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如今高通胀的大环境底下,我们的现金可以说是被政府变相征收掉,差别在于是被哪一个政府拿去罢了。要我说,最大祸首当然是美国政府。
如果大家的记忆还不错,许多“理财大师”都在政府2020年实行行动管制令期间卖力地砸钱打广告。
毕竟,很多人待在家里也没什么地方可消费,各种“充实自己”的台词听多了,自然就容易在网上按下“购买课程”的按键。
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买了课程的人们不见得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口袋里确实是少了那几千令吉。原因何在?很简单,我们把财富的粗略方程式写出来,逐一解读就知道了:
一个人的财富=(收入–开销)x(1+投资回报率)x(1–失败率)x时间
许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方程式的中间部分,那就是“投资回报率”。
不过,更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投资回报率这种事情并不是你说要提升就能够提升得了。它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努力学习,日积月累下的成果。
没准确认识风险
而且许多人在学习投资时,并没有对风险有更准确的认识。
他们认定了“富贵险中求”这句话,就轻易涉险,还自以为富贵就在眼前。孰不知,等着他们的只有失败。
这也是为什么“失败率”也应该纳入财务方程式里。而且,如何降低失败率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就好比副飞机师需要攒够飞航时间才能够成为得到擢升。
方程式里的最后一个部分则是“时间”,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付出的部分。
人们愿意付钱购买课程固然可视之为一个“愿意改变”的行为,但对于要增加财富的漫漫长路也只是一个开始。人们还得付出长时间的管理,方能看得到成果,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可能人们习惯了“付钱购买就能够马上得到”的消费模式,稍有延迟都无法接受。上网买东西都要时刻看着物流公司的最新运送状态,何况是动辄要数年甚至是十余年才能看到成果的财富积累呢?
要我说这个财富积累的道路,很多时候都是急不来的。就好像我一些学弟妹们在刚踏入社会工作时,都急着用各种方式来增加收入。
虽然这个积极进取的心态是不错,但我都劝他们说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因为你增加收入的方式也是需要时间才能够看到成果。当你薪水能够轻松负荷你的日常开销后,每个月有钱剩,而且有钱可以投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勿随便增加开销
因此,我也劝他们不要随便增加开销。车子能不买就别买(车子是所有低薪族最容易忽视的理财大坑),手机能不换就不要换,咖啡真的不是杯杯精品,保险就更是量力而为(这也是另一个理财大坑)。
祝所有读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