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郁躁的国行要25万元“房事”/南洋社论

近期,国家银行一直予人郁躁的感觉,虽然不啻好事,但就是一直急不来。

上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之前有经济专家与学者不断催促国行加息,以免一直的负利率,对国家招商引资及未来经济发展不利,但国行最终还是没升息。



年底前,国行还有二次开会,9及11月份,随着这次不升息后,看来今年内升息的可能性已是不高。

昨天,大马统计局公布,6月通货膨胀率按年增长3.6%,低于专家预期,并是3个月放缓,因此,经济学家预期国行将维持隔夜政策利率(OPR)在3%,以支持经济活动。

通货膨胀率三连跌,对国行及人民都有好处,要是国行此时升息高于通货膨胀率,就可一举脱离负利率的情况,有利于吸引外资。

国行没有升息,关键在于“不能”,“房事”必然首当其冲,每月供款上升,银行也更审慎放贷,新借贷愈发困难,甚至无门。

如今,许多建好的房子一直卖不出,不说豪宅,即便可负担房屋也是空着等客来,以致政府与发展商苦水满肚。



周一国行一再反驳高拒绝率的说法,房贷批准率达74%,首购族甚至可获95%房贷。周三国行又重申,今年5个月以来,银行共批准400亿令吉房贷予超过15万2000名贷款人。

国行不断喊冤没为难借贷人,内心的郁躁一言以蔽之。

显然,政府打房以来,“房事”节节败退,问题不在于银行不愿放贷,毕竟房贷批准率稳定在74%,数字说明一切。

银行甚至打算提高杠杆,只要符合资格,房贷80%甚至90%都不是问题。

国行说,银行拒绝批准房贷的最主要问题来自借贷者本身,欠债多,还贷差,不良记录一箩箩。

早前,政府发放消息,准备放松打房,比如松绑外国人买房的限制,包括房价顶限及征收的税率。

国人才是庞大的市场,厚此薄彼不但治标不治本,只怕推高了房价后,人民更难买房了,一直为国人所诟病,甚至加深民怨。

产业向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正因为经济近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随全球放缓,促进“房事”近年一直是国行的重中之重,以致久久不敢升息。

其实,国行早有解决方案——增建可负担房屋,并一再重申又重申。

周三,国行再次旧事重提“可负担房屋的解决方案是需要解决可负担房屋的短缺和房价对比收入较高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可负担房屋价格依然高不可攀,供应更不足。

其实,在不少地方可负担房屋甚至是多到滞销,关键在于价格;40万甚至50万令吉的房屋,还算是可负担吗?

国行说,少过30%的可负担房屋价格低于25万令吉,国内平均房价仍然是收入中位数的4.4倍(可承受的范围却是3.0及以下)。

对于城市与主要州属,这个价格可能吗?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人涌清迈置产 房价物价变贵当地人怨

(曼谷24日讯)外媒报道,中国买家正在大批涌入泰国清迈购房市场,中国人的投资正在迅速重塑整个社区,引发了当地社会对未来身分和经济独立性的担忧。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泰国清迈杭东(Hang Dong)区的新住宅开发案中,中文招牌随处可见,而这并非个案。过去10年,中国买家已在当地购买了超过1000套住宅,总投资金额高达30亿至50亿泰铢(约3.9亿至6.5亿令吉),投资规模甚至远超本地开发商的能力。

当地媒体《民众商业报》之前就曾报道,杭东区的一项中国投资项目在仅4英亩的土地上就花费了3.5亿泰铢(约4529万令吉),投资规模远超当地开发商的能力。当地居民担忧,中国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入正在重塑当地市场,不仅改变了房地产定价,也增加了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

尽管泰国法律有限制外国人拥有土地或住宅的额度,但中国投资者会透过泰国代理人或合资企业,巧妙规避法律,甚至建立起自己的房地产交易网络。

报道指出,清迈大学中国情报中心负责人Danaitun Pongpatcharatrontep指出,中国投资者正在把清迈从一个旅游胜地变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因为对他们来说,清迈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又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教育及养老资源,是理想的置业选择。

清迈房地产协会本年度的报告显示,如今,中国买家在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数量不仅超过其他外国人,甚至超过泰国国民。

随着中国人增加,当地社区也出现文化冲突,如中国游客和新移民喧哗、违反交通规则、忽视当地风俗等,与清迈传统的礼貌、谦逊和互相尊重文化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剧了社区间的紧张关系。

泰国房地产仲介Hathairat Polnirun透露,中国的房地产交易体系与泰国有很大不同,也使泰国本地仲介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吸引中国客户,甚至可能被中国仲介取代。许多中国投资者直接在泰国设立房地产公司,还经常使用泰国人的名义掩护,一旦有大型中国公司进入,这将彻底改变当地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使小型仲介公司无法生存。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