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香港“至暗时刻”来临了?/李慧珊

香港反《逃犯条例》示威浪潮还在持续燃烧之中,至今已维持长达5个月之久。

据“全香港反送中联席”的民间组织报告指出,香港警察在这段时间内一共施放了9362枚催泪弹。而警方本身也坦言,催泪弹会释放出对人体以及环境有害的类戴奥星(学名),而这种毒性会随着时间、环境以及温度的改变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伤害,效果不容小视。



由此可见,香港警方在镇压示威者方面是走得够远够彻底的,要说这仅仅是为了警察们自保以及起到威慑作用或许过于牵强。就在示威者发起罢工、罢市、罢课“三罢”的当儿,11月11日,事态再次升级;网络上许多视频显示,一名在香港东北部区的示威者遭到警方追赶时开实弹枪,随后伤者立即被送医抢救,情况危急。这也为后来示威者占领中文大学埋下了伏笔。

香港政府与市民的矛盾与紧张关系也因此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香港与北京亦是如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就香港局势发表了明确立场。习近平对“以暴制乱,恢复秩序”的措辞,从原本的“最重要任务”变成了“最紧迫任务”。

习近平再一次明确态度表示了北京当局不会再对香港置之不理,并预警着北京有极大的可能以强硬手段控制局面。暴力与非暴力,究竟谁是始作俑者?

政治问题非政治解决



为什么人们不能走和平路线,必须得走上暴力路线,与政府拼个你死我活,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关于这个问题,必然引起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以及不解。难道这些市民的骨子里,流着的就是暴民的血吗?或许不是的。

香港今天的惨状是由于北京以及政府当局长期以来漠视港人的民主诉求,又不断蚕食香港的自治地位所造成的民怨的积累,并最终爆发。那么对于民意问题,就应该采取民意相关的解决方案,包括对话、妥协、法律制定等现代文明的道路;不过,北京所做的就是把中国那套做法也搬到香港;政治问题非政治解决,非政治问题政治解决。这显而易见的是政治事件,但北京却偏偏要将事件定性为政治事件、治安事件,把问题归咎于暴徒袭警。这是为了让他们的执法具有崇高的合理性,但错误的方法终究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

非政治事件呢?本来人家就是求个交代,那你偏要把人家说成是受到美英的政治操纵。

隐形的国界

在马新两地,许多人对于香港市民的示威普遍反感。为什么对于同一种画面,人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这个分别很可能来自于同理心的局限。人们之所以对港人的困境无动于衷,是源于我们并不曾真正地把对方视为一分子。正义与自由,是在什么时候画上了国界呢?

(作者为拉曼高级讲师)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石习会推动恢复对日免签

报道:毛峰

习近平与石破茂出席在秘鲁会谈,习近平引用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名言勉励石破茂扫除中日障碍,也允诺落实对日免签和解禁水产。

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能只说不做坐而论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与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在秘鲁举行面对面会谈,习近平引用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鼓励石破要勇于破除中日关系障碍。石破表示,希望日中双方努力,不断积累具体成果,让两国国民实际感受欣慰。

据《亚洲周刊》了解,中日两国首脑决意联手先搬掉当前阻碍中日互惠关系发展“两块石头”,即尽快恢复中国对日公民赴华短期免签和取消中国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

同时通过加强多层次高级别对话与多领域交流,把中日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落到实处。

共同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中日两国领导人于日本时间11月16日上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首脑会谈,这也是石破茂再任首相并第二次组阁仅仅5天,就与习近平首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为了避免被日本媒体渲染过于“媚中”或“亲中”的形象,石破茂在与习近平拍摄“握手秀”时刻意保持了不苟言笑之严肃,但内心却对最快时间内实现与习近平面谈喜出望外。由此也释放出石破新内阁新政权有意推动日中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积极意愿,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一个转机。

首次石习首脑会谈以同声传译方式进行了约35分钟,超过了原定的20分钟。

扩大中日共同利益

中日两国首脑同意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扩大中日共同利益,也就中日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坦率交换意见。

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在国际和地区局势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与日本相互是伙伴,希望恪守不会成为威胁的共识,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对此,石破茂予以了积极回应。他表示,日中两国拥有共同的大方向,对国际社会也具重要意义,希望与习近平建立坦诚对话的关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在会谈中特别引用了孟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暗示鼓励石破茂要勇于继承其政治恩师田中角荣冲破阻力恢复建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胆识,为改善中日关系决不退缩,勇往直前。

据《亚洲周刊》了解,该孟子所言是日本原首相田中角荣生前经常引用的名言。

石破茂是在田中角荣亲自扶持下走上从政之路,当选国会议员并石破天惊当选日本首相的。

在日本政坛保守政治势力对华强硬占据上风,石破茂在自民党内支持基盘并不牢固的背景下,习近平用石破恩师信奉的孟子名言激励石破,凸显了北京希冀石破茂能为突破当前中日关系困局有所作为,也为目前在自民党内根基不深执政基盘并不牢固的石破内阁增添政绩。

日核废水引起反弹

石破在会谈中心领神会北京政治意图并积极跟进表示:“为推进日中关系稳步发展,国民的理解和共鸣不可或缺。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不断积累具体成果,让两国国民能够实际感受到日中关系的发展值得欣慰。”

对此,习近平同样心照不宣,当场允诺将按中日协议落实解禁对日本全部水产品暂停进口的措施。

去年8月日本正式开启“排海阀门”,将福岛核事故中经处理的核废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中国强烈不满与反对,并出台强硬措施,禁止日本全国水产品的进口。

对此日本一直呼吁中方尽快取消对日本全部水产品进口的禁令,成为了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现实新问题。

中日首脑秘鲁会谈后随即就有日本媒体传出消息称,中国国营旅行公司领导等已接到相关通知,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恢复疫情前对日公民短期逗留免签政策,最快将在11月底前正式官宣。

这被视为中日首脑着手切实解决影响中日关系第二个问题的又一新动向。

《亚洲周刊》于去年8月中旬报道了中国应尽快恢复因冠病疫情而暂停对日本公民短期赴华免签政策,对于有中国舆论提出要把恢复对日免签与希望日本实施对华免签划等号的“外交对等论”以及“单方对日免签不平等论”,指出了其可能会误导中国民众认知,实不足取。

《亚洲周刊》唯一独家报道引起北京高层重视,中国外交部由此因势利导,把扩大对外单方面免签,作为中国外交新政,以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大

去年12月始,中国决定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今年3月14日起,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

7月1日起,对纽西兰、澳洲、波兰3国试行免签。

11月8日起,对韩国、挪威、芬兰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中国外交扩大开放和免签政策,为中国恢复对日本单方面免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消除障碍,切实推进两国民众相互往来交流提供新动力。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