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香港人要什么?/李文杰

香港区议会选举的成绩让许多人,尤其是外国人大跌眼镜。有许多亲朋好友都好奇探询原因,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香港警队如此专业克制,暴徒如此凶残肆虐,为何香港人却在选举中选择与“暴徒”同在,“反中乱港”的泛民主派,使其历史性狂胜,却让挺政府,支持“止暴制乱”的建制派灭门式惨败?

笔者身在香港的一些观察或许并不全面,但却不妨分享。



选举前,中国当局、香港政府乃至建制派都深信香港有一群“沉默的大多数”,会透过这场选举为“止暴制乱”投下信任的一票。因此,建制派于是以拯救香港为竞选主题,希望借此争取选民支持。然而,这如意算盘并不成功,纵然绝大部分市民不认可暴力示威,但这6个月的社会运动让他们看清港府的无能,警队的荒诞暴力,因此希望透过选票“教训”政府。

这场“反送中”运动中,示威者提出“五大诉求”希望港府正面回应。然,港府从一开始只肯暂缓,直到9月才肯正式撤回,虽港府坚持只是用字的差别,但却让人感觉有意与民为敌,对其信任直线下跌。许多“专家”更急就章想把问题归咎在一些与此运动无关的课题上,比如提出房屋问题是造成社会动盪的深层原因之一。事实是,房屋问题虽是香港长久的社会问题,但这场运动中从未有与房屋相关的诉求,将“反送中”运动与房屋问题挂勾,显示港府与民众彷彿生活在两个平行空间,“离地”得可笑。

港府的无能无为在这场运动中一览无遗,令许多市民反感。一位已为人母的同事表示,对于许多父母而言,“暴徒”堵路及使用暴力当然是无法接受,但港府纵容警察滥用暴力,肆意逮捕市民,警谎连连,更让他们难以接受。

催泪弹影响小朋友健康

香港警队滥发催泪弹,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小朋友的健康,是许多家长的切身之痛。港府在未能确知催泪弹的成分及其可能的伤害下,却对外宣称其对人体的伤害极低,引起更多的质疑。在示威者发动罢工导致交通瘫痪,家长难以接送小孩上下学而要求港府宣布停课之时,特首竟以不能轻易宣布停课以免掉入示威者的圈套为由拒绝,让市民看清港府将自己的面子及政治考量放在市民真正需求之前,引起强烈的反弹。



种种错误的决定及失言,也极可能造就建制派的惨败。

一位出身香港豪门,无儿女的知名餐饮集团创办人后代在一项访问中说她已经放弃这一代的香港年轻人,更是瞬间激怒了许多父母。这位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所发表的极不接地气的言论却获得中国以及香港的“蓝丝”一面倒的支持,让人摸不着头绪。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为人父母的未必完全支持自己的儿女,但教他们如何放弃儿女?香港的未来是年轻人的,放弃了年轻人是否等于放弃香港?

香港区议员主要的职责是就地区市民日常生活事物向政府提供意见,比如争取开办巴士路线,兴建行人天桥等,因此市民更看重区议员平日的服务表现。一位新晋当选的区议员表示,自己从素人到为该区市民所认识的转折点就是在协助被捕的抗争者。

“反送中”运动从6月爆发迄今已有超过5000人被逮捕,当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示威者被捕后,绝大部分的父母或家人必须需求协助,相较于建制派只会一味谴责,并且与“暴徒”保持距离,泛民主派的参选人选择以人道精神协助被捕人士,更让他们显得更加可靠。

最后,在区议会选举前,香港中文大学及理工大学相继成为战场。号称专业克制的香港警队在尝试斡旋调停的中文大学校长面前施放催泪弹,警队高层更在事后指责校方包庇示威者及无所作为让大学成为兵工厂。这些针对大学的言论及攻防,除了激发大学生及其家长的不满,也让许多身处社会各阶层的校友忿忿不平,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

这一次区议会选举,香港市民选择泛民主派绝对不是因为支持暴力,而是想透过选票教训只会谴责但却一事无成的港府及只会盲目撑政府而忽视民生的建制派。如果港府仍维持这种无为的态度,并让处在夹心的警队为所欲为,可以预期香港市民不会善罢甘休,而香港难得的宁静将再起涟漪。

(作者为旅港大马人)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屠龙杀警案 主犯判囚23年警示

报道:唐德中

激进分子组“屠龙小队”,意图在2019年制造连环爆炸并枪击警员,被首次引用《反恐条例》起诉,7名被告重判入狱近6年至逾23年不等,揭开背后外部势力介入。

香港多名激进年轻人意图在2019年制造连环爆炸并枪击警员,被警方首次引用《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简称《反恐条例》)起诉。

经过逾80天的审讯,7名被告11月14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被重判入狱近5年10个月至23年10个月不等。

案件已经审结,但事件的起因及背后揭示的外部势力仍然值得深思。

自从2008下半年以来,香港社会的“反中”情绪就持续升温,激进本土派迅速冒起。

其后数年,激进本土派除了建立成熟的“港独”理论,更从意识层面升级至公然挑战国家对香港宪制权威的激进暴力行动。

计划湾仔街放置2炸弹

2019下半年修例风波期间,香港出现多个所谓“勇武小队”,在游行、公众集会充当打砸烧及袭警“先锋”,手法狠毒残暴,当中以颇为高调及猖狂的“屠龙小队”最引人侧目。

根据案情披露,10余名“屠龙小队”的勇武派成员计划在当年12月8日的民阵游行期间,于湾仔街道放置两枚分别重2公斤及8公斤的炸弹,其中一枚炸弹藏有约150根铁钉。

屠龙小队会引诱警方到场,其后引爆小炸弹;同一时间枪手从附近高处用长枪乱枪扫射警员,引起恐慌,迫使其靠近大炸弹再加以引爆,以杀死更多警员。

落实前夕被警方捣破

不过,计划在落实前夕被警方捣破,未有成事。

警方先后拘捕14人并起诉多项罪名。

案件经过逾80天审讯,9名被告罪成,其中两人早前已被判刑;其余7人则于11月14日在高等法院被判刑。

案件原定于11月14日上午判刑,惟因8号风球延至下午宣判。7名被告由囚车押送到法庭,现场所见,部分被告身穿白色衬衣,面部表情基本平静,偶有被告会与坐在前列的亲友点头打招呼。

“苏纬轩……判囚12年;蔡凯明……判囚5年10个月;黄振强……判囚13年半;吴智鸿……判囚23年10个月……”高院法官张慧玲在长达2个小时的判词宣读后,终于在下午约4时半用约两分钟时间宣读7名被告的罪名及刑期,7人被判囚5年10个月至23年10个月不等。

其中主犯案件主谋吴智鸿被重判23年10个月,是反修例案件最重刑期。

期间,法庭内极其安静,只剩下法官的宣判声及法庭记者快速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众被告闻判后表现平静,只有判刑最轻的蔡凯明流泪。

法官批评,本案被告以杀害警察、制造社会恐慌、颠覆政府为目标,涉及有预谋地引诱警员,从而杀害他们,亦会对财产造成损害,恶毒非笔墨所能形容。

法官又指出,早年悍匪叶继欢的爆炸品案判刑是18年监禁,本案性质更严重,以杀害警员和制造社会恐慌、颠覆政府为目标,因此量刑起点亦更高,将远超18年。而“屠龙小队”其他成员在审讯后被裁定罪名不成立,只表示陪审团未能肯定他们是本案串谋的一分子,但其破坏行为是有目共睹。

从重量刑起阻吓作用

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总警司李桂华指出,本案是修例风波中判刑最重,认为有阻吓作用。

特区政府发言人也表示,案件属极端恐暴血腥的图谋,情节极为严重,若非警方及时瓦解团伙,必定造成大量死伤。

将来若有类似案件再发生,当局会积极引用香港国安法、《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等经完善的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执法和检控,将罪犯绳之以法。

“屠龙案”判刑公布后,在香港社会引起了一股热议,普遍认为这次重判具有阻吓力。

犯法必会付出代价

曾在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遭众激进示威者以球棍、雨伞疯狂殴打的律师陈子迁表示,“屠龙案”的重判是向社会各界传递明确的信息:香港是法治之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犯法的人必会为所做的恶行付上法律代价;同时对违法犯罪分子作出强烈的警示,任何实施危害国家安全重大犯罪行为者,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绝无侥幸逃脱的可能。

不过,随着案件曲终人散,事件的一些细节也引起反思。

譬如,案中有数人早前获陪审团裁定罪名不成立,引发有意见要求改革陪审团制度。

但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回应时称,基本法列明保留陪审团制度,社会可讨论如何改善,但港府暂时无计划牵头讨论改制。

屠龙成员在台湾受军训

又如,案情披露多名被告2019年9月16日至28日曾到台湾彰化县的宿舍,接受前陆战队队员常先生“军事训练”,包括跑步、海滩游泳、健身、举重、练习以刀作出攻击、搏斗技巧等。

常先生又安排他们用气枪训练持枪手势、抢枪,再用真枪练习“烧枪”,以及教授制造汽油弹和铝热弹并进行试爆。

事发时,正值台湾时任总统蔡英文首届任期即将完结,和中国国民党的韩国瑜竞争新一届任期。

有香港舆论就此认为,蔡英文常以香港修例风波作为“反共”选举宣传。

这些香港恐怖分子经神秘中间人介绍,去台湾接受军训,还有真枪射击,反映香港的政治绝不是表面看那么简单,“你说台湾政府不知情,台湾‘国安局’无介入,很难令人相信”。

另外,“屠龙小队”多人串谋在人群密集中引爆炸弹及施以枪击,是过去数十年香港最血腥的恐袭阴谋。

香港不少政界人士慨叹,香港为何会在短短几年间由一个和平的“示威之都”,变成恐怖主义滋生的地方?

香港需加强通识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讲师蔡思行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表示,香港前几年之所以出现本土恐怖主义的思潮和行径,可以从香港和国际两个层面来分析。

就前者而言,香港以前推行的通识教育涉及当代中国的内容,只着重批判而缺乏多角度的基本认识,导致许多年轻人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形成固化的负面形象,并简单化挪移至对今日中国政经和社会体制的判断和不满。

就后者而言,特朗普等右翼政客近年在欧美等主流国家上台,影响所及,和平集会形式被边缘化和污名化。

而激进思想主要是依靠新兴的社交及通讯平台等传播,并且在群组内部形成不断回响的同温层,无法多角度接收不同意见作批判性思考,“结果造成思想和行为愈趋激进,以争取获得更大话语权,形成恶性循环”。

蔡思行指出,近年国际流行“后真相时代”,大部分民众依靠网上讯息辨别和评价真实世界,香港教育界除大力推动数字素养,未来亦应加强大中学学生数字伦理教育,令他们明白网上鼓吹激进以至用暴力行为表达不满,是对文明社会价值的重大冲击,也是与以往追求的民主和自由相去更远。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