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2024台湾选举充满变数/利亮时教授

2024年1月台湾即将进行总统和立法委员的选举,而在总统选举方面,执政的民进党具备了执政优势,加上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仍然在整合上充满矛盾,使得民进党在总统选举上的赢面较高。

这是基于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无法整合,如果在未来的一个礼拜内,两党整合成功,这势必对民进党的总统选情造成一定的威胁。

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由于部分绿营的友党派出候选人,形成某些选区民进党的候选人陷入苦战。

另一方面,部分资深民进党议员引退,以及有一些议员因丑闻缠身,使得民进党要在这次立法议员选举中,有可能无法取得过半的席次。这次立法议员选战,可以从高雄的选情来推估民进党在全台的形势。2020年的选举,民进党在“芒果(亡国)效应”下,在高雄的立委议席取得“全垒打”的佳绩。

民进党处于劣势

目前的选情,民进党在左楠区是处于劣势,而在凤山区亦没有必胜的把握,再来是苓雅区,因为赵天麟的退选,空降的黄捷亦是面对极大的挑战,况且这一区是蓝稍大于绿的选区。

从立法议员的选举来看,如果民进党在高雄失去二至三席,在全台就有可能无法拿下过半的议席(立法院总议席是113席)。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民党和民众党有可能会拿下60席,以过半的优势主导立法院。这主要在于国民党掌控十五个县市首长,无党籍的金门县长,基本上亦是属于泛蓝的阵营,而民众党则是掌握了新竹市。

执政的民进党掌握的县市只有五个(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和澎湖县)。如果国民党的县市首长,全力助攻确实有机会夺下更多的议席。

民进党如果取得总统大位,而失去立法院的话,就会陷入朝小野大的窘境。国民党和民众党若真能整合,则有可能拿下总统和立法院的主控权,而让民进党下野。然而,目前的形势只能判断民进党在立法院选举上是处于劣势,而在总统选举上仍然充满变数。

双方基本盘皆减少

2024年台湾的选举,明显看到蓝绿的基本盘都在减少当中,老一辈的死忠者已经逐渐凋零,新生代基本上对政党的忠诚度,并没有这么高。他们看的是现实面的东西,而非意识形态。

未来两个月的时间,台湾朝野都会卯足全力进行竞选,而是否会第4次政党轮替,则要看台湾选民的抉择。

反应

 

言论

巫统还有机会?/利亮时教授

昔日一党独大的巫统,历经2008年、2013年、2018年和2022年4次的大选,其基本盘不断的流失,如今沦为一个二流的政党。

巫统的衰败始于1990年代末敦马哈迪医生和拿督斯里安华的分裂,之后则是马哈迪和继任首相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是巫统领袖的腐败情况越来越严重。上述的种种因素,导致了马来选民对巫统的不满或失望,从而使得支持力量不断流失。

2018年短暂失去政权的巫统,更出现内部的分裂,当中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领袖。巫统分裂出来的力量,亦被伊斯兰党和土团党所吸纳,进一步弱化了巫统。

2022年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选择跟安华合作,而非国盟,主要原因就在于巫统主席深刻明白,继续跟国盟合作,最终巫统可能会被伊斯兰党和土团党所裂解,巫统等于翻身无望。

阿末扎希选择正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末扎希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巫统在团结政府具有稳定或关键的角色,这让巫统继续享有资源,以此来休养生息,期待他日东山再起。

巫统能否在未来十年里头重拾昔日的荣光呢?关键在于巫统上下是否有所领悟。巫统从天上摔落凡间,全党上下不能再有昔日一党独大的心态,必须抱着谦卑的心,从新出发以获得各族人民的支持。

巫统在未来2至3年后的全国大选,该党必须以胜选为目标,而不是跟希盟在国州议席分配上争个你死我活,巫统领导的国阵(马华公会和国大党只是辅助的角色)和希盟必须建立议席分配的机制,务求在下届大选一举击退国盟。

巫统领导层亦需要新的思维,以往操弄族群的手段应该停止使用,如果跟伊斯兰党和土团党采用同样的政治路线,巫统是无法突破当下的困境。巫统固然要以“马来人优先”为目标,但也需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对待其他族群,更甚的是应以国家发展为优先。这样方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径,并有机会在未来逐步茁壮。

综合上述,巫统要再起,还是需靠党领导的觉醒,如果党还是坚持旧有的思维,这样根本没有机会,甚至下届可能必须继续依附原有,或者另一个执政团队。这样不但让巫统无法重回昔日的美好光景,更甚的是有覆灭之忧。

未来5至10年是关键,只要巫统无法改变,一直沿用老的套路,这样的巫统将会沉沦,永无翻身的机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