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身怀六甲”以退为进/麦传球

在股市,不同背景的参于者出尽五花八门的招数,如消息面、财经面、基木面、技术面、大市面和内幕面等等,以分一杯羹为目标。

可是,股市如战场,只进攻而不防守,可能会使大家的努力功败垂成,因为“黑天鹅”效应和一些其它还未发生的负面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在战场,披甲的士兵会有更高的取胜或不败的机会。同样的,在股市,只有那些未雨绸缪并有装甲的投资或投机者,才能在股市崩盘时化险为宜,安然度过。

在此,笔者会解说六个基本的策略给散户参考,以便大家能从容的面对和度过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崩盘。当然,专业交易员甚至可以以退为进,高奏凯歌。

1. 现金为王

现金的灵活性就是现金为王的主因。当散户认为市场估值太高或预测股市很快会出现调整时,保留更多的现金是最好的选择。当股市调整后,股票和其它的金融资产以便宜的价格出售时,你就有能力“低价买进”。



此外,投资的数额和面对的风险是相关的。因此,当散户减少投资的数额时,他们可以马上减少因风险而损失的数额(尽管风险程度仍然相同)。

2. 快刀斩乱麻

在股市投资,最初的损失是最好的损失。这意味着最初的损失是最少的损失。止损最好的方法是快刀斩乱麻。

当股市出现多个见顶的前奏(请参考我上一期的专栏:牛市见顶7大前奏),而你的持股又触发止损水平时,立即把亏损的股票出售是明智的选择。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亏损的股票出售后,手上有了现金,可以等待机会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买回同一只或其它的股票。

3. 多元化投资组合

散户可以投资在不同行业和类别的股票,组成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从而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一般来说,拥有20至3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消除大部分非系统性风险。

当然,系统性风险总是存在的。然而,通过在组合中添加黄金、白银、日元、优质债券,房地产或其它不相关的资产类别,通常会降低系统风险,因为非相关资产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与股票大不相同。

另外,散户也可以购买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让基金经理以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帮你管理风险。

4. 对冲锁定利润

基本上,对冲策略是指同时在衍生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进行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的交易,通过两个市场的盈亏相抵,来锁定既得利润(或成本)。

例如,已持股的投资者,预期股市将下跌,但还不打算把持有的股票卖出,那么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空股指期货。如果大盘下跌,股指期货交易中所赢到的钱将可以弥补股票组合下跌的损失而达到对冲的目的。

指数期货、期权、结构性认沽权证,反向交易所买卖基金及其他衍生品是市场上一些可用的对冲工具。

5. 重新平衡投资组合

重新平衡投资组合的意思是,定期将投资组合的资产类别调整到一个相符合自己风险或回酬的比重。

例如,您的理想投资组合比重是15%的债券、25%的现金,和60%的股票。

当股票涨幅很大,在您投资组合价值占80%比重时,您抛售股票(比重回到60%)以增加您的现金(比重回到25%)和债券(比重回到15%)。这种定期重新平衡投资组合的净效应使您成为定量价值投资者,以便降低投资风险。

当然,减低持股会牺牲未来市场反弹时的赚钱潜力,可是同时也能减低面对市场下跌时的风险。如何取舍可说是因人而异。

6. 看跌反转走为上计

枝术面的散户看到看跌反转形态的K线组合,再加上其它强而有力的技术指标时,无论你是止赢或止损,最好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K线(阴阳烛)有超过20种看跌反转形态。笔者选了身怀六甲(因为最贴题)组合形态来加以解说。

K线组合提高准确度

所谓身怀六甲,就是指形状酷似女人六月怀胎的K线形态。它是由两根K线组成,前一根K线的实体部分比后一根K线较长或者长很多。

在看涨的大市或个股中,当身怀六甲组合出现时,表示上涨的力量逐渐减弱。这意味看涨股票的多头可能要喘口气,要积累更多的股票或要卖出现有的持股。

其实,身怀六甲组合形态是一种比较次要的转势信号。因此,投资者最好结合其他K线形态来使用,以提高准确性。

居安思危管理风险

居安思危是风险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散户心须未雨绸缪的把投资风险保持在能承受的范围内。祝大家在年初七读了这一篇专栏后,可以临危不乱、狗运亨通,人日快乐。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捞底“捞到半山腰”?/陈泽荃

股市里,“捞底”听起来总是很诱人,毕竟谁不想在最低点买入,等着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赚得盆满钵满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在捞底的路上,等待和煎熬是家常便饭。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在认为的“底部”买入后,股票继续跌跌不休,最终从捞底变成了“抄在半山腰”。

在股市多年,亲眼见证过一些逆向思考捞底而赚进斗金的投资者,也目睹了捞底到对股市完全绝望失去信心的人。

捞底是一门学问。股市变化无常,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有再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判断市场的最低点在哪儿。

因此,捞底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投资策略,它更适合有资金、有耐心、懂得分析、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底”的不同面貌

在股市中,“底”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捞底者的要求也不同:

1. 技术性底部:

通过技术分析寻找支撑点,判断股价可能即将反弹。

2. 价值底部:

另基于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3. 市场底部:

整个市场因为大规模抛售而暴跌时,也有人尝试在整体市场低迷时捞底。但这需要有非常强的逆向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恐慌氛围中买入非常考验信念。

策略与底气

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以下几点:

1.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捞底并非赌博,而是科学的决策过程。公司业绩稳健吗?跌势是因为行业周期性问题,还是公司监管出了问题?未来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贸然捞底只会增加风险。

2. 资金管理和分批建仓:

股市中,分批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手段。一次性“全押”(all in)不仅心理压力大,还容易因为时机错误而错失修正的机会。

此外,捞底时还需要明确计划:这次出手是为了短期反弹还是长期持有?在达到目标时,能否果断卖出?

3. 情绪管理: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当股价下跌时,听到市场的“便宜”论调,很多人会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冲动买入。

但理性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当前价位是否真的合理?公司未来是否有回升的潜力?

4. 明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

捞底之前要问自己: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如果市场反转,我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这种自问能帮助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在情绪中迷失方向。

5. 注重现金流管理:

在股市动荡时,留有足够的现金是一种保障。一旦捞底失败,投资者仍然有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或等待下一个机会。

挑战自我认知

捞底不容易,它不仅是一种投资技巧,更是一种对市场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它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耐心和执行力。在捞底成功时,我们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回报;而在失败时,也能学会在市场中谦逊和反思。

愿每一次出手,你捞到的都是金子,而不是沙子。毕竟,股市的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智慧和冷静的心态抓住它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