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抗疫能力/沈联涛、肖耿

去年10月,《2019年全球健康安全报告》明确警告:“世界各国的国家卫生安全体系基本上都很薄弱。没有一个国家为传染病及其大流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个国家都有重要的短板需要填补。”
仅仅几个月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被发现,迅速证明了该报告及其评估的准确性。
现在被称为COVID-19的这个新冠状病毒,是在武汉首次被发现的。可惜在最初的几周内,当局因多次错误而未将其视为足够严重的传染病,包括没有迅速理解其传染的速度与广度,也没有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的严重性。
一些首先警告疫情严重性的医生,其中最著名的是眼科医生李文宏,当时还被地方当局训诫,而李文宏后来被这个新病毒感染而去世。
直到1月20日,在另一名医生钟南山向公众通报了这个新冠状病毒的严重性之后,各级政府才采取了切实的行动,而钟南山是中国在2003年抗击另一种冠状病毒非典(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英雄。
结果,总人口达5850万的湖北省,包括武汉市和其周边城市,被置于完全被封锁的状态至今。而在整个中国,为了避免这个传染病毒的扩散,有多达7亿人口被限制在家中生活与工作。
中国政府随后从全国各地动员了200多个医疗队,其中包括来自军队的支援,以帮助武汉和湖北遏制这个病毒。中国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了三所崭新的重症医院和九所以上临时轻症隔离医院。
政府也对省、市和县级政府发布了严格的指令,要求改善公共卫生、隔离可能的病人、以及分享治疗与防控经验和专业知识。
传播势头考验卫生系统
中国前所未有的应对措施似乎已经减缓了该病毒在国内的传播势头,但这个病毒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的形势正在考验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的应对能力。
人口稠密的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包括华中最大的机场所在地,平均每天约有3万人从武汉的机场离开。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这意味着新冠肺炎可以而且已经迅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截至2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26个国家及地区确认了7万5748病例,包括2129死亡案例,死亡率达2.8%,其中湖北省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数的95.7%。
大流行病无可避免
韩国目前新冠肺炎感染总数仅次于中国,确诊病例达833例。
政府已经启动最高警戒状态,包括允许采取地区封锁和其它遏制措施。感染集中的东南部城市大邱目前基本上处于紧急状态。
在日本,有700多个案例,全球排第三,包括发生在单艘游轮上的621个案例。
该病毒在欧洲也越来越流行,如意大利已确认219例,并已隔离了5万多人。甚至伊朗也面临着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目前看来,可以避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希望正在迅速消失。
供应中断损经济
防御病毒扩散的应急措施导致了供应链中断和服务的停顿,这给中国甚至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日本经济在已承受消费税上调压力以及台风哈吉比斯影响的不利状况下似乎可能进一步收缩。
在全球供应链关键枢纽韩国,三星电子已暂停了龟尾市智能手机工厂的运营,原因就是其一名员工的新冠肺炎测试呈阳性。
苹果公司警告,由于iPhone生产速度放缓以及苹果公司在中国的门店被关闭,其季度收入将受到冲击。这导致全球投资者紧张,而在美国,标普500指数在2月24日开开盘时下跌了近3%。
改变社会互动最深远
随着疫情的升级,全球损失及冲击将比单纯的供应链中断更为严重。
生产和服务由于疫情发生而突然减少正在推动中国的消费模式和商业运作转向以居家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和远程办公。
随着病毒的传播,这一趋势可能也会出现在其它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生活方式剧烈转变
这一生活方式的剧烈转变将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对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与影响,包括减少来自中国的对海外旅行服务和奢侈品需求的变化。
但是新冠肺炎锁定的最深远影响可能是改变中国社会互动模式。
多达一半的中国人口史无前例地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强制居家生活,这给了每个人充裕的时间来思考传染病对人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另一方面,无论被困在家多么不方便,老百姓却还能依靠政府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来维持基本的生活与工作,包括可靠的电力,水和在线服务。
当然,政府早期未能及时披露关键信息的错误也在社交媒体上遭到了很多批评。但此后,如《财新》杂志等媒体的深入报道所示,更开放的辩论和反馈开始被允许。
后续挑战不停歇
新冠肺炎危机猛烈冲击了人们的传统信念,即经济繁荣可以等同社会福祉。
一胎家庭的死亡,会终断一个家族分支的世袭过程,这在中国家庭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意味着在经过多年热衷于旅行和离线消费生活方式之后,中国老百姓有可能会重新选择以健康、居家、和家庭为重的新的生活模式。
全球媒体的疯狂情绪化报道,包括由冠状病毒引发的仇外心理,可能会强化中国的自我反思和自强动力,特别是在解决国内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及治理问题上,而这些调整应该有利于降低对华不友善情绪上升的风险。
新冠肺炎引发了迅速的国内经济止损措施及优先项目的重新排序,例如针对企业现金流、中小企业生存、短期失业、及恢复关键供应链等具体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但是,即使遏制了这种病毒,未来地缘政治竞争、颠覆性技术冲击、气候变化、以及新的传染病大流行的可能性等各种风险也在不断升级。
各国都要改善机制
因此,除了应对当前的危机,中国政府还将需要致力于解决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政府信息与决策反馈机制等方面的抗脆弱性能力建设与改革。而这正是公众所期望,且不可辜负的工作。
新冠肺炎抗疫时刻不仅仅限于中国。
在前所未有的全球互联互通时代,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一定是共享的。
每个国家都必须努力建立抵御全球性冲击的能力,否则所有地球人都不会安全。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