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十大黄金法则/官有缘
我已近85高龄,交易股票的经验逾30年,也从错误中学习,累积了不少知识,可作有生之年的分享。
我创办怡保工程公司,也从那儿退休。那是1983年,正好中国知会英国政府要收回香港主权,香港股市大跌。
我深知危机所在之处,就有赚钱的机会,于是像任何企业家一样,勇于一搏。
我开始投资香港股市,当时它有许多便宜的超值股。
当中方给予50年不变保证后,股市应声回弹,我也赚了一大笔。
有了香港的经验,我决定专心投资股票,因为所赚取的收入不必缴税,也没有管理公司的烦恼。
于是,我开始阅读各派投资专家的心法,如巴菲特、彼得林治、班杰明葛拉汉。
他们都倾向买入被低估的股票。
注重每股净利
我也开始买低估股,但又发现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赚钱。
比方说,有很多真正被低估的产业股,但如果现在买入, 可能得等上好几年才看到公司盈利增长,股价上升。
挑选股票的方法有很多,如净有形资产(NTA)、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折现、每股净利等。
我本身视每股净利的增长为推动股价最有力的催化剂,所以经常寻找盈利增长前景受看好的公司。
经过多年的尝试与错误,我已将方案简化。
进场前,我会先检视过去几个季度每股净利增长,确保这家公司今年能比去年赚得更多。
而为了避免一些出乎意料的企业挑战,如果预测的本益比超过10,我也不会进场。
庆幸的,我用这个黄金法则买了很多股,也持作大股东,有的在两年内涨了800% ,也有18个月内涨了550%。
1.看本益比和业绩
买入任何股票之前,检视前两个季度的盈利,预测的本益比少过10,确保公司今年能比去年赚更多。如果盈利增长的前景看好,可在较高的本益比买进。
2.上升和下跌趋势图
无需成为图表专家,只要知道什么是上升和下跌趋势。不要买下跌趋势的股,即使是股价比净有形资产低,因为你不知道股价何时才会高过进场价,让你有利可图。举例,一些产业股价格比净有形资产低,但各城镇产业过剩,买进后得等待产业假以时日回弹。
3.买上升趋势股
假设公司的利润增长前景看好,本益比低,买入后你有机会看到股价节节上升。
不过要知道,没有任何股票只涨不跌,一定要懂得沽出套利。
4.控制情绪,理性思考是投资有成关键
大多人不能控制情绪理性思考,如果大家都能,那所有股票都有充份的价值,也不会有任何的低价拋售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如能控制情绪如恐惧、贪婪、自负和信心爆棚,你就知道何时买,何时卖,赚它一笔。
5.砍仓减低亏损
买入后股价不如你期望的升涨,当价跌超过买入价的10%就要砍仓。
6.提高一些企业常识
你经常可看到真正好的公司,股价保持平平,甚至不明就理的下跌。若有企业常识,你就敢买入,否则会错失良机。
7.为使利润扩大,你要沉得住气
股价每天都在波动,一天的最高和最低价可能大有差别,如沉得住气,你可在每日的最低点买入,或最高点买出。
8.最少要持8只股
你可跟踪公司的进度。所有企业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挑战和障碍需要解决。如你有去跟踪,就知道买卖套利的时机。
9.假使真正懂了以上指南,你可使用融资增加盈利
现在的年利率大约是4.8%,你可轻易地收获更多。
10.股票投资不是容易的冒险
如你不亏不起,千万不要去触碰它。在股市里,亏钱的人比赢钱的多。如你尝试了几年还不成功,就要停止,不要让你和家人受伤害。
备注:
此评论为作者意见与看法,不代表本报立场,也非推荐买入或卖出,不应将之作为投资指引或决定。
【股势先机】捞底“捞到半山腰”?/陈泽荃
股市里,“捞底”听起来总是很诱人,毕竟谁不想在最低点买入,等着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赚得盆满钵满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在捞底的路上,等待和煎熬是家常便饭。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在认为的“底部”买入后,股票继续跌跌不休,最终从捞底变成了“抄在半山腰”。
在股市多年,亲眼见证过一些逆向思考捞底而赚进斗金的投资者,也目睹了捞底到对股市完全绝望失去信心的人。
捞底是一门学问。股市变化无常,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有再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判断市场的最低点在哪儿。
因此,捞底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投资策略,它更适合有资金、有耐心、懂得分析、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底”的不同面貌
在股市中,“底”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捞底者的要求也不同:
1. 技术性底部:
通过技术分析寻找支撑点,判断股价可能即将反弹。
2. 价值底部:
另基于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3. 市场底部:
整个市场因为大规模抛售而暴跌时,也有人尝试在整体市场低迷时捞底。但这需要有非常强的逆向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恐慌氛围中买入非常考验信念。
策略与底气
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以下几点:
1.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捞底并非赌博,而是科学的决策过程。公司业绩稳健吗?跌势是因为行业周期性问题,还是公司监管出了问题?未来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贸然捞底只会增加风险。
2. 资金管理和分批建仓:
股市中,分批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手段。一次性“全押”(all in)不仅心理压力大,还容易因为时机错误而错失修正的机会。
此外,捞底时还需要明确计划:这次出手是为了短期反弹还是长期持有?在达到目标时,能否果断卖出?
3. 情绪管理: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当股价下跌时,听到市场的“便宜”论调,很多人会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冲动买入。
但理性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当前价位是否真的合理?公司未来是否有回升的潜力?
4. 明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
捞底之前要问自己: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如果市场反转,我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这种自问能帮助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在情绪中迷失方向。
5. 注重现金流管理:
在股市动荡时,留有足够的现金是一种保障。一旦捞底失败,投资者仍然有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或等待下一个机会。
挑战自我认知
捞底不容易,它不仅是一种投资技巧,更是一种对市场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它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耐心和执行力。在捞底成功时,我们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回报;而在失败时,也能学会在市场中谦逊和反思。
愿每一次出手,你捞到的都是金子,而不是沙子。毕竟,股市的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智慧和冷静的心态抓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