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船家难再撑·盼政府施援 安顺一号码头风雨飘摇

对岸码头小亭子明显已经倾斜,河中木梯也已严重腐烂,危及安全。
报道:胡昌直
(安顺22日讯)一座独木桥,风雨飘摇40年,安顺一号码头急需维修,以便安顺与对岸华人新村及园丘居民每日横跨霹雳河往返。
一号码头百年如一日,靠一块独木板铺垫在呈45度破烂洋灰地,供乘客上下船。
船家自掏腰包修缮
数十年来,两边码头上下梯级一旦出现破损或被大水冲走,船家就得自行修补或掏腰包请人加工修缮。
由于两边码头地理位置特殊,中间隔了霹雳河,安顺这头称为一号码头,隶属安顺国会选区;对岸的华人新村码头,归巴西沙叻国会选区。

呈45斜度的上下船洋灰地台破裂处处,底层更是断裂,退潮时难以接轨上下船。
无论如何,两边码头结构至今历经风霜,陷入三不管地带的一号码头与对岸码头,单凭船家微薄之力,已是力不从心。
单程收费70仙及摩托车1令吉的船费已经让船家难以负担码头庞大维修费,柴油津贴取消促成自由浮动价格也让船家大感吃不消。
曽几何时,左右两旁新建立的观鸟游船服务公司美轮美奂,夜间大树霓虹灯闪烁,更显得一号客运码头孤寂独憔悴。
走过光辉岁月的一号码头目前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老人,上下船平台粗糙危险呈45斜度,浸泡水底洋灰严重破裂断层,随时有坍塌危机。

这名母亲每天都陪同孩子到安顺上学,中午又带着孩子返回对岸。
上下船仅靠木板
对岸码头情况也不乐观,沿着石灰梯级而下的木制楼板梯级因长期浸泡水中随时会断裂,严重威胁公众安全。
船客上下船仅靠一块11尺长独木板,老人、小孩、妇孺及行动不便者,甚至摩托车骑士都是通过此“独木桥”上船,旁观者看着可真是触目惊心。
基于地理位置特殊,安顺与对岸华人新村及园坵一水相隔,似近还远,隔着霹雳河遥遥相对近百年,因此造就了安顺一号码头,而码头两旁长了两棵大阿三树,故也被称为波阁阿三码头。
早年由于陆地交通不发达,这个码头的创立无疑就是两地居民往来的最主要交通。
即使在1988年建好了苏丹尤索夫桥,俗称5英里桥,由于单一车程需要一个小时,一号码头至今依然是两地居民的首选,理由是只需要10分钟就直接到达安顺市中心。
所以,说起安顺一号码头,几乎无人不晓,它也是目前国内少有仍然以传统人力铺桥上下的老旧码头。意即船一到岸,船夫须亲自铺垫独木桥板让船客上下。

林南发(右)与林南成每天风雨不改在安顺一号码头载送客人横越霹雳河前往对岸码头。
孪生兄弟撑船50载
“能做多久就多久”
一对孪生兄弟,50年来风雨不改的坚守安顺一号码头为民服务。
这两名“无名英雄”是林南发与林南成,今年皆已迈入62岁,但他们说,能做多久就再做多久!
进出安顺一号码头的人绝对不会对他们感到陌生,反之却是倍感亲切,理由是天天都要见面,而且每天至少要见上两次。
本报记者特别走访这两名无名英雄,让大家对他们数十年的默默付出多一层的认识,多一份的尊崇。
早起载学子上课
林南发说,他与孪生弟弟林南成自50年前,正值幼年的12岁时,就已跟随着他们的父亲起早摸黑,在安顺一号码头担任起小小船家。
“一幌50年过去,我们兄弟俩依然在一号码头坚守着岗位,无限晞嘘!”
兄弟俩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但常年不休,每天还为了配合学生上课或上班一族的时间,提前在清晨5时半就开始了头班船服务。
用过早餐后,即早上7时开始一天12个小时的服务,直至晚上7时为止。
对于这份职业,他们说当年是因为父亲从冰淇淋小贩转行当船家,而出来帮忙,转眼间就做到了今天。
他说,当年父亲是从朋友处接手这个生意,购入船只和盘踞在一号码头开始经营。
两岸通畅促进旅游业
对于一号码头设施常年失修与损坏,林南发希望有关地方政府及人民代议士能够正视此事給予援助。
他指出,这也是基于人民安全问题的考量,当局应该为安顺及对岸居民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
“这无疑也能为安顺旅游业带来巨大贡献。”
他说,每天运载的乘客包括有老师、学生、商人、园丘工人、上班一族、家庭主妇以及年长者。

摩根:当局应拨款修缮与提升两边码头,保障乘客安全。
码头老旧损毁严重
居民盼能安全出行
来自对岸一所淡米尔小学校长摩根姆鲁沙米(56岁)受访时称,安顺一号码头客运服务对其学校教职员来说非常重要。
他表示,他与其学校共7名老师都是住在安顺,本身与同校一名老师每天一早都是骑摩托车到一号码头乘船过去对岸上课。
“这个码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是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船费廉宜。”
他非常赞同船家意见,有关方面应当拨款资助修建码头设施,为乘客们提供一个安全又方便的码头。
他说,对岸园丘共有两所淡米尔小学,他本身的学校共有10名小学生。
来自安顺的摩根表示,自己是在一年前才从安顺被调往对岸淡小掌校。

基维拉治:大女儿已上中学,每天都来回安顺上课。
该校家教协会主席基维拉治(34岁)表示,已升上中学的大女儿,每天一早就得从对岸住家乘船到安顺上课。
这名园丘工人指出,一号码头对于他来说尤为重要,未来他还有另3名孩子也要从对岸乘船过来安顺上中学。
对于他身为一名月薪2000多令吉的园丘工人来说,这勉强还是他可以负担的交通费。
政府应出资维修
他强调,政府应该出资提升一号码头以及对岸也已出现严重损坏的码头,以让人民特别是学生们拥有一个安全的码头上下船。
据他称,基于安顺与对岸是属于两个不同国会选区,他希望执政政府能够以人民福祉为重,为民服务。
相关新闻:
【南视界】百年安顺一号码头待重生
视频推荐 :
【南视界】百年安顺一号码头待重生
安顺一号码头,这座横跨霹雳河、连接安顺与对岸华人新村的百年码头,承载了无数居民的日常和回忆。从早年的泥地独木桥,到如今摇摇欲坠的45度斜坡洋灰平台,这里风雨无阻地为两岸居民提供便利,却也逐渐显现岁月的痕迹。
现由孪生兄弟林南发与林南成守护的一号码头,40年来,他们每天清晨5点半起便开始接送师生、工友及居民,一年365天不间断。尽管单程仅收70仙,但微薄的收入已难以支撑码头设施的维修。
对许多居民而言,乘船只需10分钟便能抵达安顺市中心,远比绕行耗时一小时的苏丹尤索夫桥快捷。然而,码头设施的长期失修已威胁乘客安全,尤其是行动不便者及学生上下船时仅靠一块独木板,更是触目惊心。
林氏兄弟和众多依赖码头的居民呼吁当局拨款维修,提升设施安全。不仅能保障民众福祉,还能为安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安顺一号码头,这座历史悠久的交通枢纽,正迫切需要被重新关注和支持,让它继续连接两岸,续写故事。